第一三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1560  |  更新时间:2012-08-20 16:59:12  |  分类:

儿童教育

第13章

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公元前2世纪,西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这一中西交流的大通道。以后,在这条著名的通道上,中外之间不断有人员交往和物资交流。到了唐朝,随着国力强盛和中外交流的扩大,各种人员、物资和文化风俗,沿着这条通道西去东来,以至“丝绸之路”成了中西陆路交通的泛称。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起端为长安,向西经过甘肃的武威、张掖到达敦煌。从敦煌往西,分为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出阳关(敦煌西南)西行,沿昆仑山脉的北麓,经楼兰(今新疆若羌东)、于阗(今新疆和田)、莎车等地,越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由此再向西可到大月氏、安息(今伊朗)、条支(今阿拉伯地区)、大秦(今地中海东部)各国,向南可达身毒(今印度和巴基斯坦)。北路:从敦煌西北出玉门关向西,沿着天山山脉南麓,经车师前王庭(今新疆吐鲁番西)、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乌垒(今新疆轮台东)、龟兹(今新疆库车东)、疏勒(今新疆喀什)等地,越过葱岭,从这里向西北行,可到大宛、康居、奄蔡(均在今中亚细亚一带),往西南行与南路汇合。整个路程长达7000多千米。

丝绸之路的大宗商品是丝织品。当时的西方人对丝绸很陌生,他们一直认为丝是从一种特殊的树上抽取的,或者是从地里挖出来的。有些商人为了探取丝绸生产和制作的奥秘,不惜冒险来到中国四处寻访。尽管西方人不知丝绸是用什么制成的,但他们对柔软光亮的中国丝绸却十分喜爱。史书上记载,罗马帝国的恺撒大帝有一次穿着中国丝绸服装去看戏,大臣们认为那是破天荒的豪华,以致穿着丝绸服装,在罗马一度成为财富和权力的象征。据说,公元6世纪中期,罗马查士丁尼皇帝派出两个修士,经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才了解到丝是从蚕茧抽取的。回国的时候,他们带回了一根装着一些蚕卵的空心手杖,丝绸业便在西方兴起了。

唐朝时期,经济空前发展,丝绸之路也大大繁荣。当时由唐都长安运往西方各国的丝织物动辄以百匹计。唐朝还在原来的丝绸路上又开辟了两条新的支路,称为碎叶道和热海道。除了丝织物,运往西方的还有许许多多的精美物品,如各种铁器、手工艺品、花果树、陶瓷、纸张、火药等;一些打井、冶铁、灌溉、造纸等技术,也经由丝绸之路传向西方。同时,西方传入中国的有葡萄、石榴、芝麻、黄瓜、菠菜、胡椒、胡萝卜、西瓜等瓜果蔬菜;还有玻璃、琉璃、海西布(呢绒)等产品。

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商品和技术的交流,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沿着丝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为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增添了新的色彩,大批的西方人、西亚人来到中国,将中国古老的文化艺术带回他们国家。

那个时候,丝绸之路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沿途还有大小几十个割据政权和小国,威胁着丝路上商贾贸易的安全。中国为保证丝路的畅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汉朝时期,在张骞通西域和班超出使西域三十年的同时,政府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数万官兵在此戍边、屯田,他们用艰辛劳动和宝贵生命,换来边地开发的成果和西域安定的局面,保证了丝路贸易的畅通。唐朝时候,朝廷又在西域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派出更多的将士驻守边塞,丝绸之路也更为繁荣和畅通。在大部分时间里,丝路的东端一直被中国强大的中央政权统治着。而它中间的贸易活动,则几乎都被波斯(今伊朗)和阿拉伯商人操纵着。

丝绸之路绝大部分地段是无边无际的沙漠戈壁,因此,骆驼就成了唯一的交通运输工具。那时,几十匹甚至几百匹骆驼组成的商队来来往往,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在酷暑盛夏,商队为避开火烧般的阳光,只好披星戴月地夜行,寂寞的驼铃声伴着沉重的脚步,在浩翰的沙海中艰难跋涉。丝绸之路就像一条跳动不息的脉搏,沟通了中国与阿拉伯和欧洲的联系。

宋代以后,随着中国政治、经济重心的南移,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丝绸之路逐渐让位于海上运输,海上的“丝绸之路”兴盛起来了。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