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4736  |  更新时间:2012-08-20 17:40:27  |  分类:

儿童教育

金垂饰与金杯

文物名片

出土地点:希腊瓦费安

制作年代:公元前1600年

出土时间:公元20世纪

材 质:金

文物掠影

在希腊南部瓦费安的一座克诺索斯古墓中发现的金杯,描述了捕捉野牛的情景,见上图。其高超的工艺和高度的文明略见一斑。

金饰通体采用浅浮雕工艺,规格尺寸比例匀称。浮雕内容丰富,既有神话传说故事、也有当地的典型植物,人物栩栩如生,充满动感、肢体语言简练到位。植物图案惟妙惟肖、生机盎然。特别是金垂饰形似饱满的果实,一层层排列有序的三角形装饰,富丽堂皇。

文物故事

克里特岛是欧洲最早的古代文明中心。约公元前3000年末出现了青铜文化,公元前2000年初产生了欧洲最早的以克里特文明克诺索斯为中心的奴隶制国家。克诺索斯位于克里特岛北部,这里最早的宫殿于公元前1900年左右兴建于新石器时代的居民点内。这个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组织得以发展,与东地中海沿岸的贸易频繁,与埃及、腓尼基、小亚细亚、西西里、意大利等地有广泛的联系。接着在法伊斯托斯、马利阿、扎克罗斯等地也都出现了宫殿。克诺索斯的宫殿后来毁于地震或战祸,旋又重建,而且更加雄伟。这是一个由多座两层以上楼房组成的完美建筑群,有专供举行祭祀的场所。公元前1700年至公元前1450年是克里特文明的繁荣时期,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朝不仅统治克里特岛,还包括基克拉迪斯群岛。克里特首都克诺索斯有8万人口,加上海港人口共在10万人以上。克诺索斯城的主体是庞大复杂的宫殿建筑群,由于拥有当时最强大的海军,克诺索斯城的宫殿几乎无外患之忧,故没有坚固的围墙和城堡,外观也不像埃及等地的宫殿那样高大宏伟,走入其中的人,不会有压抑感,而只会对其富有特色的内部结构感到好奇和轻松。

米诺斯王朝的商站和殖民点遍及整个爱琴海地区,东可达罗德斯岛和小亚细亚的米利都,西北及希腊本土的迈锡尼、雅典和底比斯,最西可达意大利的利巴拉群岛。此外,克里特和埃及的联系也更为密切,埃及第18王朝宰相列赫米拉墓中有壁画表现克里特使节奉献文物,题词称“海中诸岛及克夫提乌大君和平抵达”,表明克里特已和埃及建立友好关系,商业交往更趋频繁。海外商业的发达和海军的强大使米诺斯王朝建立了海上霸权,被日后的希腊人传为美谈。古希腊史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称米诺斯为海上统治者,说他“是一个征服了许多土地并且在战争中经常取得胜利的国王”。修昔底德则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指出:“根据传说,米诺斯是第一个组织海军的人,他控制现在希腊海的大部分。”米诺斯王朝海上霸权的意义就在于它控制了东部地中海的海运贸易网,它的势力范围形成了一个以克里特为中心,东达罗德斯岛、西连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环形带,这些地区和更远的欧洲内陆作为待发展地区都迫切需要和地中海东岸的文明古国、特别是当时最富裕的埃及进行交往,而米诺斯王朝控制的环形带正好处于两者之间,各方海运皆受其节制,从而使它得以撷取欧、亚、非三大洲的资源。

克诺索斯宫殿的主人米诺斯王是主神宙斯和欧罗巴之子,握着象征人间与神世双重权力的“双刃斧”,称霸于地中海世界。后来奥林匹斯神之一的波塞冬让米诺斯王杀掉一头公牛祭祀自己,米诺斯王不仅没有执行其旨意,还把公牛供养起来。波塞冬大怒之下,竟让公牛与米诺斯王的妻子交配,生下了一个牛身人首的怪物米诺陶。为了遮丑,米诺斯王下令建造一座迷宫囚禁米诺陶,还要求雅典每年向克里特进贡七对童男童女,作为米诺陶的食物。有一年,雅典王的独生子忒修斯自告奋勇地带着其他童男童女来到克里特。他英俊潇洒,胆识过人,不久便赢得了克诺索斯国王女儿阿里亚特的芳心,她交给忒修斯一把宝剑和一个线团。忒修斯牵着线头、擎着宝剑找到了米诺陶,杀掉了这个牛身人首的怪物,又循着线头走出了迷宫。

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等人在克诺索斯一座叫作凯夫拉山的缓坡上,发现了克诺索斯宫殿的废墟,占地面积22000平方米,有大小宫室1500多间,楼层密接,梯道走廊曲折复杂,厅堂错落,天井众多,布置不求对称,出奇制巧,外人难觅其究竟。因此,此处被推测为希腊神话中囚禁米诺陶的“迷宫”。

由于木头和织物无法抵御岁月的侵袭,最重要的艺术遗存为米诺斯陶器、宫殿建筑与壁画、石雕以及印章。艺术和物质文化的遗迹,特别是陶瓷风格的序列,帮助考古学家界定了克里特文化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其自有的特征。早期的陶瓷制品以线状的螺旋、三角、曲线、十字、鱼骨纹等为特征。到中期,自然主义的设计,如鱼、乌贼、鸟和百合的图案则变得普遍。到晚期,花和动物依然是主要的特征,但是增强了变化性。在周围的地区通常体现出“宫殿风格”,特征为对自然形状的几何抽象以及单色的绘画。

这个繁荣的海岛帝国维持了 1000多年,发展出高超的工艺。其中最重要的城市克诺索斯位于克里特岛北部海岸。它在卫生条件和舒适程度方面,达到了相当现代化的水准。宫殿的排水设施精良,住宅配有取暖的火炉。另外,克诺索斯人还是历史上第一个把浴缸引入日常生活的民族。克里特国王的宫殿以其蜿蜒盘旋的楼梯和宽敞高大的宴会厅而著称于世。宫殿下面建有储藏葡萄酒和橄榄油的地窖,每个规模都十分宏大。

克里特岛林木茂密,东部平原适于农耕,农业以种植谷物、橄榄、葡萄为主,橄榄油和葡萄酒也是出产的大宗,王宫皆特置贮藏室以巨瓮存储油和酒,往往库房连接成行,瓮缸数以千百计,可见油、酒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克里特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主要成就还有工商业和航海贸易。它的手工产品以精巧秀丽著称,铜器和金银制作的日用品和工艺品皆相当精美。陶器尤为杰出,古王宫时期生产的一种称为卡马雷斯的彩陶,秀巧可爱,彩绘优雅,被公认为古代世界最精美的彩陶。它的造船业也很发达,商船来往地中海各地,还有相当数量的海军舰只,成为各城市的主要防卫力量,因此克里特的城市和王宫都不设置厚墙高垒,与其他古代文明之重视城防建筑完全不同。

克里特以其农工产品和地中海各地广作贸易,和埃及的联系尤为密切,所用黄金、象牙、皂石印章和高级奢侈品大都得自埃及。在古王宫时期,埃及中王国第12王朝的文物曾流传于克里特,埃及影响亦普见于爱琴文明的各方面。工商业和海运的发达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兴旺,这是和日后的希腊文明共有的特色。但克里特一开始便以王宫为政治中心,统一后王权更有加强,王宫建筑越来越富丽豪华,表明它的城市是王朝统治的中心,这是它和日后希腊奉行共和政治的城市国家的一个最大的差别。

3000多年前在地中海上曾经盛极一时的克里特文明最后突然神秘消失。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古代文明的蒸发,这一切又是具体发生在什么时候,成为困扰考古学界多年的难解之谜。

一段在地下埋藏数千年的橄榄枝有望成为解开这个谜团的钥匙。丹麦科学家在美国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毁灭整个克里特文明的可能是1万年来最大规模的火山喷发。

丹麦奥胡斯大学教授瓦尔特?弗里德里希根据从克里特岛附近的锡拉岛上发现的一段橄榄枝证明:克里特文明是毁于一次空前规模的火山喷发及其引发的大海啸。

科学家说,大约3600多年前,锡拉岛上一座火山突然猛烈喷发,其喷出的烟柱上升到高空,火山灰甚至随风飘散到格陵兰岛、中国和北美洲。火山喷发还引发了大海啸,高达12米的巨浪席卷了距离锡拉岛100多公里的克里特岛,摧毁了沿海的港口和渔村。而且,火山灰长期飘浮在空中,造成一种类似核大战之后的“核冬天”效应,此后几年农作物连续歉收。克里特文明可能因此遭受了毁灭性打击,迅速走向衰亡。

相关链接

克诺索斯王宫是克里特文明最伟大的创造,位于克里特岛,这里不仅是米诺斯王朝的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也是其经济中心,因为宫中有众多的库房、作坊、存放经济档案的办公室和征收税款的机关。

克诺索斯国王王宫,始建于约公元前1600年~前1500年,依山而建,规模很大。中央是东西27.4米,南北51.8米的长方形院子,周围分布着各种房间。院子东南侧是国王起居部分,有正殿(也叫“双斧殿”,双斧是米诺斯王的象征)、王后寝室、卧室、浴室、库房与大小天井等;西面有一列狭长的仓库,北面有露天剧场,东南角有阶梯,直抵山下。王宫内部空间高低错落,楼梯走道曲折离奇。克里特岛气候温和,宫内厅堂柱廊布局开敞。柱子上粗下细,比例匀称,挺拔俊秀。壁画风格写实,色彩丰富。墙角用大石块砌筑。

现在王宫遗址已得到充分发掘和部分复原。地势西高东低,因此庭院以西楼房有两三层,以东楼房则有四五层,从东麓远望王宫,但见层楼高耸,门窗敞廊参差罗列,其景观为古代王宫所罕见。庭院西面楼房主要用于办公集会、祭祀和库存财物,东面楼房则是寝宫、客厅、学校与作坊。各层各处都有楼梯相连,尤以庭院东面的中央大楼梯最为宏伟,它有天井取光,三面构成柱廊,梯道宽阔,彩绘艳丽,被誉为王宫建筑最杰出的纪念物。其旁之双斧大厅分内外两室,以折叠门扇相隔,冬可保暖夏可通风,显示克里特建筑的灵巧。厅旁的王后寝宫则是一套典型的米诺斯豪华住房,内壁绘有海豚戏水的壁画,优美雅致,相连小间有浴室和冲水厕所,这种卫生设备在古代是独一无二的。和建筑的高度水平相仿,王宫各处的壁画也是古代艺术的上乘之作,显示了克里特文明注重灵巧秀逸的特色,和东方各国的威严沉重有别。

线性文字A,或译为“线形文字A”,是一种古代克里特岛上使用的未破解文字。它的破解是考古学上的“圣杯”。

“线性文字A”是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在希腊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古代宫殿废墟内发现的,考古学家们在一些泥板残片上面发现刻有各种奇怪的符号,它们显然属于某种文字形式。后来,人们把它们称为“克里特泥板文字”。经考证,其中一些泥板文字出现在公元前1450年以前,伊文思称之为“线性文字A”。后来,另一种线性文字取代了“线性文字A”,伊文思称之为“线性文字B”。

尽管这两种文字共用许多符号,使用“线性文字B”所表达的音节来套用“线性文字A”所得到的结果和任何已知的语言都没有关系。这种语言被命名为米诺斯语。使用时间对应于公元前1800年至前1450年。

由于米诺斯语言已经失传,所以很难判断对它的破译是正确的,或只是因为错误的符号—声音转换而导致的无意义的语言。然而,最简单的途径可能就是假设“线性文字A”的音等同于已经解读了的“线性文字B”。

由于未被解读,这种文字的特点很难界定。不过可以列举一些粗略的特征。它是一种意音文字,包括60个表示音节的符号,以及60个表意符号表达声音、物体或抽象概念。它通常从左向右书写在泥板上。

壁 画

壁画类型:湿壁画

出土地点:克诺索斯王宫遗址

绘制时间:公元前1500~前1450年

靠海为生的克里特人对海洋及其生物十分熟悉,克诺索斯海豚壁画里除了海豚以外还有几十种鱼,精确优美的壁画再现了曾经高度发达的古老的爱琴海文明。 画面简练传神,浅色调的背景映衬着几个生动活泼的蓝色海豚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背景深处的各种小鱼将整个壁画烘托得极富生趣。

壁画中描绘出年轻的姑娘和猴子在采摘藏红花。在克里特岛北部不远处的圣托里尼岛(即古希腊锡拉岛)上,位于阿克罗蒂里的赛斯特三号建筑中也发现有关于藏红花的壁画。其中一幅画中表现了两个妇女在采摘藏红花。这些壁画等证据表明至少在公元前1500年的克里特文明时期,人类就开始栽培藏红花并且进行一些藏红花的贸易了。公元前7世纪亚述王巴尼拔时期的亚述人编写的药书中,最早记载了藏红花的药用价值。

藏红花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古希腊把藏红花作为治疗胃肠和肾病的最好药物,同时也视其为一种极高贵的香料。古埃及也用藏红花来治疗胃肠的疾病,据说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在沐浴时加入藏红花,并用藏红花来化妆以此吸引男性。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