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社科心理 >别让“面子”害了你 > 第七章 读懂他人心,该抹开面子时别“不好意思”
第七章 读懂他人心,该抹开面子时别“不好意思”
作者:王剑   |  字数:14088  |  更新时间:2015-02-27 16:03:10  |  分类:

社科心理

从小到大,我们一直被灌输着“做人要有面子”的思想。“面子是好东西”这种观念在我们心里深深地扎了根。我们总觉得别人给了面子,对自己而言就是莫大的荣耀。实质上,别人给你面子,很多时候只不过是对你的一种吹嘘,根本不切实际。接受这样的面子,只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很多困扰。所以,一定要对涉及面子之事加以甄别,该抹开面子时,千万别不好意思。

脸皮薄吃不着,脸皮厚吃个够

一位千金小姐随着婢女在饥荒中逃难,干粮吃尽后,婢女要小姐一起去乞讨,千金小姐说:“我是小姐。”怎么也不愿意去,结果可想而知——饿死了。所谓“脸皮薄吃不着,脸皮厚吃个够”,脸皮厚有助于我们争取机会,把握机会,实现人生的理想与抱负。

要知道,任何人的成功都不能离开机遇。有的人脸皮薄,害怕丢脸和失败,总是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状态里,所以常常与机遇擦肩而过,但是脸皮厚的人却总是能够承受一再的拒绝,对别人的闲言碎语也能置之不理,所以总是能够得到更多的机会,享受到脸皮薄的人不可能享受到的东西。

罗庆是北京一家消毒餐具公司的推销员,她每个月的销售量都排在公司的第一位,这让她感到非常自豪。有一天,她在菜市场旁边的一家小餐厅推销消毒餐具,却遭到了对方的呵斥,并警告说如果她再不离开,就要把水泼到她身上。罗庆并没有介意,还在继续和对方讲话。但是她做梦也没有想到,那个人竟然真的拿起水桶毫不客气地淋了她一身,让她当众成了落汤鸡。

受到这种羞辱,她不禁泪如雨下。她委屈地想着:“我何必要受这种耻辱?即使我不做这份推销员的工作,丈夫的收入也足够养活一家人。在外抛头露面,还碰到这种惹人笑话的事,我……我……再也不干推销员了!”她似乎已经下定了决心。但是回家之后,她冷静了下来,觉得自己不能在这种耻辱面前退却,一股不服输的念头油然而生。

经过几天的认真思考,她终于得出一个结论:“目前,我在公司一直是推销冠军,也许,这个工作发挥了我的天赋,我必须坚持下去。如果我放弃了这份销售的工作,这一生可能到死都要受这次失败和耻辱感的缠绕,永远不得安宁。所以我一定要加油,决不能因为这件事就气馁,我要一直保持冠军的宝座,直到我的儿女大学毕业为止。”罗庆把这次的失败推销作为新的起点,创造了连续十年推销第一的好成绩。

不管是在哪个行业,要创造一个十年冠军的成绩实属不易,一般人是很难企及的。罗庆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正是由于她具备很强的心理承受力,又能奋发努力,才最终赢得了属于自己的“面子”与光荣。

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公布了“全球亿万富豪榜”。专家们发现,在近500位上榜富翁中,没有人是靠买彩票致富的。身价在“10亿美元”以上的497名超级富豪中,竟有237名是白手起家!至于要如何成为富豪,学术界已经归纳出五大“秘诀”,除了发扬创意、眼光独到外,还有“脸皮要特别厚”。

史蒂文森曾连续两度竞选美国总统,都未能如愿,但他却有足够的胸怀和充分的幽默来正视自己的处境,因此,竞选失利不但未打倒他,反而增添了他的个人魅力。从他在得知竞选结果后答复友人询问的话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他宽大的胸怀。

1952年,史蒂文森第一次竞选美国总统失败,阿利斯泰·库克与他交谈了一次,在谈到失败问题时,史蒂文森的回答是:“毕竟,除了我还有谁会与艾森豪威尔较量呢?”四年后,史蒂文森再次被艾森豪威尔击败,库克又给史蒂文森发来表示关切的电报,上写:“现在——怎么样?”回电很快就来了:“除了我,还有谁会与艾森豪威尔作两次较量呢?”并不以自己的失败为耻,反而以自己敢于同强手两次对阵而荣,这就是厚脸皮,这就是大胸怀。

脸皮太薄的人很难有所作为,只有让自己的脸皮厚起来,才能承受前行路上的种种屈辱和挫折,最终走向成功的彼岸。也许有人会说,脸皮太厚会被人骂“不要脸”,这就需要我们把握一个度,可以厚颜,但绝对不能无耻。

脸皮厚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取得成功,而不是采取令人发指的无耻手段去赢得利益。因此,做人做事一定不要脸皮太薄,因为可能一事无成;但也不能过厚,因为会招致他人的厌恶,而这个尺度的拿捏就得好好衡量一下了。

不要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

从小我们就一直被灌输着“做人要有面子”之类的思想。小时候家长告诉我们学习成绩好可以让他们脸上有光,找到好工作出人头地就能光宗耀祖,老了儿女有出息说出去会很有面子。“面子是好东西”这种观念在我们心里深深地扎了根,我们总觉得别人给了面子,对自己而言就是莫大的荣耀。可是有面子真的好吗?

要知道,别人给你面子,很多时候只不过是对你的一种吹嘘,根本不切实际。接受这样的面子,往往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麻烦。而且这种麻烦往往不是小麻烦,之前的给面子就像给弹簧不断蓄力,当力道饱和的时候,也是你最受伤的时候。所以,我们必须懂得对面子加以甄别。

张文和刘涛是邻居。张文在一家国有单位任职,兢兢业业,周围人都羡慕张文有个稳定的工作。但是张文也有自己的苦恼,他在单位十年了都没有变动,好多进入公司比他晚的人现在职位都比他高,他一直想找个机会升迁。刘涛听说这事非要张罗着给他“活动活动”,帮张文跳槽。

起初张文考虑自己年纪不小了,学历也不是特别高,不是很想跳槽。但是他禁不住刘涛整天说他人脉广,又说张文水平高、技术好,找个好工作肯定没问题。张文考虑了一下,办了停薪留职开始整天跟着刘涛参加各种酒会,在酒会上他见了许多公司的主管。席上刘涛不断地说张文是原单位的骨干,学历高、技术强、业务好,各个主管也跟着夸张文是个人才,不留住太可惜了。张文听了虽然觉得有点夸张,但是心里也是喜不自禁,嘴里说着“哪里哪里”,脸上却红光不断。

酒过三巡,刘涛开始提出张文跳槽的事情,主管们喝得面红耳赤,有的说回去了就组织讨论这个事,有的说张文这种人才到哪都没问题,有的说你就等消息吧。张文听了也很高兴,当然饭后也少不了买单,也没忘给刘涛买条好烟。在小区里,张文也总是夸刘涛有路子,够朋友。刘涛也一直说张文能力强,去哪都是小意思。慢慢地整个小区都知道张文要跳槽的事了。

可是过了两个星期,还是没有动静,张文有些着急,就去问刘涛。刘涛说,现在调岗不太好操作,需要点经费去“活动活动”。张文觉得都这样了,就给了刘涛一笔钱让他帮忙。又过了半个月,还是没有消息。张文急了,连连追问刘涛。刘涛却说,自己尽力了,那些钱都花了还不够,自己还垫了不少钱,张文也不好再说什么。

过了一段时间,张文才知道,刘涛跟那些主管根本就不是特别熟,自己的那些活动经费也有没多少用在活动上。邻居问起来张文什么时候跳槽,他也只能说快了快了,别人说刘涛有路子的时候,张文也只能苦笑,毕竟是自己吹出去了,也不好意思再说别的了。

有句话叫“冲动是魔鬼”。张文就是这样,因为别人递来的面子而忘记了真实的自己,为了别人给的面子,给自己造成了时间上和经济上的双重损失,中间面对邻居的询问,还不断地夸奖刘涛有本事,等到最后真相大白了,也不敢声张自己被骗了,白白让刘涛落了个“有路子”的名声。

其实我们都可以轻易看出来,张文的做法并不妥当,但是我们身边却还是有许许多多的“张文”,他的故事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明明自己只是一般水平,别人夸自己两句,就真觉得自己是精英,还要因为别人的夸奖而不得不感恩戴德,时刻想着还别人面子。追求更好的职位是人之常情,但是不顾自己的水平,被人夸两句就直接行动、不计后果,往往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会莫名其妙地得到所谓的面子。这时候我们就要注意了,同事抛过来的面子,可能背后藏着谁也不愿意做的工作;上司抛过来的面子,也许就是一口黑锅;客户抛过来的面子,没准是合同里的陷阱;陌生人抛来的面子,说不准就是一场骗局。当我们看到天上掉下来的面子,欣喜之余,要好好想一想,不要被喜悦冲昏了头脑,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当免费午餐来临的时候,大家却愿意相信自己的运气,而这往往就是悲剧的开始。

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

首先,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你没有那么大的面子,该不好意思就不好意思。理智堤坝的崩溃,往往是从一个个细小的缝隙开始,当你不好意思拒绝别人递过来的糖衣时,你的不好意思往往就会被别人操纵,最终使自己的利益受损。

其次,不轻易承诺,当你觉得不好意思,怕伤了彼此面子的时候,一般是你要做出让自己为难的承诺的时候。人一旦做出承诺,无论是从自己的内心、还是外部环境来说,总希望自己能兑现,这也就给人控制你想法的机会。无论对方给你多大面子,都不要不好意思拒绝那些超出自己能力或者不应该做的事情。

最后,要守住自己的底线。底线,就是你内心所能接受的最低限度。超出底线,甚至是接近底线的时候,不妨直接拒绝,无论对方说什么,不需要再考虑面子,直接说“不”。这种做法看似生硬,但是十分有效,而且也十分应该。

面子是个好东西,它让我们心灵得到满足,但我们需要谨记,在这个世界上,得到任何东西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不要仅仅满足于一时的心理快感,而忘记对现实的判断。否则,怕是你被人卖了,也还惦记着给人家数线。

攻心有术,把话说到对方心坎里

与人相处是一门大学问,而其中的门道是攻心为上。抓住了对方的心思,采取合适的策略,才能左右逢源。

何为攻心之策?就是抓住对方的心意并顺应他的心意,在适当的时候做出迎合的姿态。使用攻心术的时候,只有让对方感觉到你是在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让他感觉到你是他的朋友,这样他才能接受你的夸奖。陌生人的溢美之词,人们大都是一笑置之,而朋友的褒奖却很容易上心,因为人们都相信,只有朋友才是自己人,才最真诚,自己人的赞赏才是最高的评价。

福布斯杂志上曾刊登过一篇说话技巧的总结性文章,文章中谈到,在与人对话交流时最重要的五个字是“我以你为荣”,最重要的四个字是“你怎么看”,最重要的三个字是“麻烦您”,最重要的两个字“谢谢”,最重要的一个字是“您”。谈话中最次要的一个字就是“我”。“您”和“我”看起来只是称谓问题,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给我们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事实上,在你说“我”的时候,你已经失去了对方,而在你说对方的时候,你已经印在了对方的记忆里。

人们最感兴趣的就是自己的事情。而那些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事情,人们大都觉得索然无味,如果你在说话中,不管听者的情绪和反应如何,只是一个劲儿地提自己如何如何,必然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和珅是谙熟攻心术的代表人物。他善于逢迎,心计又深,深受乾隆皇帝的喜爱。和珅少时就天资聪明,过目不忘,除了满文,蒙古文、藏文也学得相当不错,和珅还精心地学习诗词歌赋,并且很早就开始精心研究乾隆的诗作文章,模仿乾隆的笔迹,认为先做好必要的准备在机会来临的时候才能一击即中。

和珅是满族人,在科举失利后,仍然可以凭借祖上的基业,直接当官。他世袭了祖上留下的一个官职,由于聪明伶俐又善于揣测人心,很快地就升到了三等侍卫,而且还能够在皇帝出巡的时候随驾伺候。这对于和珅来说是天大的好事,原以为梦想就此实现,但乾隆皇帝并未在意他,可是和珅并没有由此灰心丧气,而是耐心地等待机会。

有一次,乾隆皇帝在春游时听说朝中一个要犯越狱逃跑了,便十分生气地骂道:“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伤人,龟玉在匣子里被毁坏了,是谁的过错?”因为皇帝的怒气没有人敢上前回话,和珅见状,觉得自己表现的机会来了,就大着胆子回了一句:“主管的人不能推脱他的责任。”乾隆帝一听,十分惊讶,乾隆的话源于论语,而回答的人竟然也用论语中的话,虽然有卖弄之嫌,但是乾隆龙颜大悦,当即提拔和珅为贴身护卫。

和珅成为皇帝的贴身护卫之后,时时刻刻留意乾隆帝的一举一动,揣摩乾隆帝的一言一行。不仅如此,和珅与宫中太监的关系也异常密切,他用小恩小惠收买乾隆帝身边的太监,认为他们因为整天伴在皇帝左右,一定会有能够用得到的消息。这样,和珅就更加了解乾隆的脾性,更能揣摩皇帝的心思。日久天长,和珅练就了一套逢迎皇帝之术,没有人能够超越他。

其实,和珅能准确地揣摩出乾隆皇帝的想法,往往不用皇帝开口,他就能把事情办得非常妥当。有一回皇太后要过寿,乾隆皇帝作为孝子想要为皇太后建一座万福楼,但是建楼需要的开支十分庞大,皇太后本人生活十分节俭,不愿意为国家增加负担,就没有答应皇帝。和珅看出了皇帝的意愿,主动捐献了自己的俸禄,并号召朝中大臣共同捐献,经过多方渠道筹集了钱为皇太后盖了万福楼,这件事情办下来,乾隆皇帝更加器重和珅了。

乾隆还笃信佛教,和珅就钻研佛教并成为佛教徒,和珅与乾隆皇帝经常一起谈经论道,使得皇帝在精神上对和珅信赖有加。有了共同语言,两人的关系就更加密切了。就这样,和珅凭借自己的逢迎与固宠手段,成为了乾隆皇帝眼前的红人。

和珅能在仕途上如鱼得水,这与他的善于采用攻心战术,能够讨好乾隆是分不开的。和珅的赞美是一件“利器”,恰如其分地迎合了乾隆皇帝的心意。

生活中,善于借助这一赞美的“利器”,学会说赞美的话,让对方心里受用,往往能顺利打开局面。实际上赞美别人的同时也将自己“推销”给了别人,获得了别人的认可,理顺了人际关系。

当然,采用攻心战术还需要掌握方运,对方的任何一个优点,都是你需要赞美的闪光点,用夸张的语言夸赞对方,尤其当对方在得意的领域获得成就时;对于对方的缺点,不要正面批评,要将批评化为夸赞、表扬。

“夸死人不偿命”是一种赞美的程度,“不偿命”是强调“夸”的程度到了极致,如果你的夸赞可以让对方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何乐而不为呢?你不用承担任何责任,还能适时地“推销”自己。要知道,迎合有道、夸赞有理,才是驾驭人心的良策。

别因为对方示弱,就放松你的警惕心

我们在生活中往往愿为人先,不甘落后,我们觉得只有超过别人才是赢家。为此我们不肯丢掉任何一点分数,时时处处想着如何强过别人。总觉得,语言上、行动上都要占上风,我们才算是有足够的面子。其实不然,示弱有时候也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示弱并不意味着不争,这是一种人生的境界。懂得示弱的人往往是能屈能伸的人。古代就有韩信甘受胯下之辱,越王勾践委身为仆。他们忍住了一时,赢得了一生。这种人在面对周围的环境时往往选择隐忍,而懂得隐忍的人是可怕的。他们从弱者的角度观察,会让自己更加理智、更加清醒,也使自己有了危机感,就会得到更多的机会。

示弱不一定意味着隐藏敌意,也有可能是真的示好。对于真正的示好我们应该愉快接受,并且给予回报。诗经有云:“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浆。”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并不能看透人心所想。所以,如果在工作和生活中,你发现对方向你示弱,先不要窃喜,这可能是对方另有所图。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让一时的快感麻痹了自己。

对方有意示弱,也许是为了助长你的骄傲,也许是为了降低你的防范心理。也许是他察觉到了将有灾祸来临,把你推到风口浪尖承担风险,原因零零总总,不一而足。面对示弱,我们应该加倍地小心,而不是笑纳。千万不能觉得“伸手不打笑脸人”,而不好意思发难。

小潘和小吴都是科室里的老员工,学历资历都差不多,大家对他们的评价也都还不错。孙处长快到离退的年龄了,需要选拔一名年轻干部,大家都说能坐这个位子的除了小潘、小吴外,不可能有第三人了。小潘和小吴也暗暗较起劲来。

由于他俩年纪相当,工作成绩也差不多,大家也不敢说到底谁才能得到这个职位,领导也没有表态,所以支持谁的都有。小潘和小吴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了,两人每天都花大量的时间在自己的业务上,经常加班到很晚,对待同事们也都更加热情。

不仅如此,他们两个在工作上的争执也越来越多,无论是在平时还是在会议上,两个人总是各自提出自己的方案,争论不休。对什么事发表议论时也往往是针锋相对,谁也不肯吃亏,总想着把对方驳倒。时间长了,大家也不知道该支持谁了。

但是,渐渐地,大家发现小潘似乎开始落了下风,平时争论时的意气少了很多,语气也不那么强烈了。工作上有了分歧,他也往往先说自己的不是。小吴觉得这是小潘服软的表现,觉得很高兴,认为这次的竞争他是胜券在握了。他觉得自己应该抓住这个机会,一次性压过小潘,不让他再有翻身的机会。

于是小吴在工作上越来越强势,小潘越是退让,小吴的攻势越是凌厉。小吴还听说,小潘在和下属喝酒的时候透露他觉得自己没希望了,肯定竞争不过小吴。小吴听了窃喜,就把小潘约出来喝酒,喝了两杯以后,小潘的话就开始止不住了,一会说自己的妻子不支持自己的工作,一会说自己的学历还是差那么一点,没法比,一会说领导不喜欢他这样的性格。小吴听了心里有底了,一边安慰小潘,一边开始盘算自己升职以后的日子。

后来,小潘干脆直接叫小吴为“吴处”了,小吴客气了两句,其实心里早就接受了这个称呼。平时在单位,小吴也越来越以领导自居,喜欢对同事指手画脚,语言上也不那么客气了。

人事任命下来以后,小吴大吃一惊,自己竟然落选了。后来小潘跟家人道明了自己升职的原因:其实他早打听好了,领导不喜欢太强势的人,领导更看重谦虚稳重的人才。他故意示弱,就是为了让小吴骄傲,这样领导也不喜欢他,同事肯定也看不惯他的做派,他不下去谁下去!

一般来说,人们心中对忠厚更有好感,而对强势有厌烦的感觉。适当的示弱会给人舒服的感觉,让人容易亲近。人们通常认为,肯吃亏的人容易相处,步步紧逼、不给人留余地,这种方式其实不符合千百年来中国人信奉的“中庸之道”。小潘就是利用了这一点,巧妙地示弱,口头上吃足了亏,自己却偷偷地收获了果实。看似吃了小亏实则赢得了更大的圆满。

温水青蛙的实验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了,面对油锅,青蛙会奋力跃出困境,而面对温水,青蛙只能坐以待毙。人又何尝不是这样一只青蛙?对方如果强势,你一定会有提防之心,时刻保持着警惕。而对方的示弱,就像一锅温水,让你在乐在其中,当你醒悟过来的时候,温水已经变成了滚水,而你却再也跳不出去了。

人人都有好胜心,当别人成全你的好胜心的时候,不要顺势而上,试图将对方批驳得体无完肤,这样做是非常愚蠢的,非但对自己没有益处,得不到认可,终有一天会自尝恶果,被对方攻击回来。我们要顺着对方的思路,想想他为什么要送面子过来,如此,给对方留有余地的同时也给自己留了回转空间。

面对对方的示弱,适当的谦卑、适当的客气,是一种成熟的标志。正所谓“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想要事事处处占据上风,是一种贪婪的表现,人是很容易被自己的欲望控制的。对方的示弱,也许正是自身欲望最好的养料,它看起来很甜美,杀伤力却很大。

海啸来临之前,总会有一段退潮期,这个时候,海滩上布满了鱼虾,如果贸然跑过去捡,等待你的只有被海浪吞噬。我们不能看到海浪退去,就认为是大海畏惧了自己,而要始终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面对对方的示好,要多想一个“为什么”,为什么他要对我这样,我值得他这么做吗?这不是自惭形秽,只是让我们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多一份机警,让自己在充满风雨的社会中屹立不倒。

该硬的时候就要狠下心肠

生活中经常有人针对一件事这样说:“这样做是妇人之仁,是会留后患的。”其实很多时候真是不能心慈手软,尤其在商场上,一时的心软反而会置自己于不利境地。

很多成功商人的例子告诉我们,能够让自己的心肠更硬一些,思维更果断一些,这才是成功所需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妇人之仁所困扰,从而能够顺利地打开局面。这时候,如果要成功,万万不能温柔示弱,而是要强硬反击。毕竟,没有一个成功者,是时刻怀揣慈悲心肠的。

在弱肉强食的商场,只有果敢冷静,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所以,在成功的路上不要总是怀揣妇人心,必要的时候是需要“翻脸”的。

经商和生活不一样,生活中需要感情,可是商场是弱肉强食的战场,“世界上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这句话说起来冷酷,但是在大多数时候,它却是真理。做企业的人,应该时刻铭记在心,不能因为一时手软断了自己的路。

武东福,是湖南衡东现代节能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这是一个聪明的商人,也是一个白手起家创业的典范,可是他最大的弱点就是太心慈手软。当把自己的事业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他心里依然想着那些江湖上的朋友,于是把他们都找到了,并招到自己的门下。他给予他们最好的待遇,甚至宁肯自己吃亏,也决不肯让朋友吃亏。

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研究乳化炸药承载体,也为此请了国内外的许多专家能人,可是最终也没有成功。最终却让一个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武东福把东西搞成了。一下子他的声名大噪,各大媒体争相采访,连中央电视台都来做了专题报道。凭借着技术,武东福顺势成立了自己的节能工程公司。趁热打铁,公司很快搞得红红火火。武东福成为了“湖南省第一个百万富翁”,一时间他的名字印在了各大杂志报纸的头版上面。

但是武东福是怎么想的呢?他不像很多企业家那样,有高瞻远瞩的抱负和宏图,他想的是自己能走到今天的成功离不开那些和自己一起打拼的弟兄们。现在自己有钱了,成功了。绝对不能亏待了手底下这些兄弟。于是武东福就想帮着他的这些“兄弟”。于是花费极大的财力物力,在自己的节能公司底下成立了十几个分公司,好兄弟一人一个,并且不需要上交利润,只是象征性地收一些管理费,然后就任由兄弟们去赚钱。

可是他手下的这些“好兄弟”又是怎么回报他的?他们用着他的品牌,花着他的钱,开始还按时交一些管理费,但是管理费很快就变成了白条,并以各种借口抵赖。可是这么多年武东福没有一次要求他们补上管理费的。武东福的“好兄弟”们后来不但不交管理费,还想方设法从他那里弄钱,他们为了挣钱,还要求武东福担保贷款,每一次他都是有求必应。武东福的“好兄弟”们认准了他讲义气了他这一条,并且吃定了他这样的性格。办企业十几年,武东福不但没有从他的“好兄弟”那里得到什么好处,反而为他们背上了一身债务。可是他依然没有说什么。

为了照顾和自己打拼多年的弟兄们,武东福办公司这些年从来没有向外面招聘过一个高级管理人员和大学生。他的理由是:“这些人一旦进来之后,会看不起我这帮农民兄弟,然后会想方设法赶他们走。”所以,武东福办企业十几年,自己的账上竟然没有留下一分钱的积蓄。

武东福的公司在经过最初几年的红火之后,很快就陷入了亏损境地,不是不挣钱,是禁不住他这些兄弟的破坏。公司很快由红火而至平淡,由平淡而至落寞,可是武东福自己居然一点都没有意识到。

就是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他还捐出100多万元去搞福利事业,去帮助穷人。武东福自己也很快变成了一个穷人。2000年8月,武东福因为一张别人拿来抵债的虎皮而被逮捕。在牢里坐了四个月后,他发现自己昔日的那些兄弟早就离他远去,十几家分公司里只有两家的兄弟还在坚定地等着他,要和他一起东山再起。

这就是妇人之仁,这最终导致武东福无法翻身。像武东福这种人,说到做人是个绝对的好人,可是如果要做企业,这么妇人之仁,一定会失败。“但愿君心似我心”,这样的要求在现代社会,尤其在如战场一样的商场里是不可能的。当感情不能战胜理智,很多不可思议甚至荒唐的事都会发生。

我们不是说做人不要讲仁义道德、不要讲感情,只是不是什么时候都适合讲感情。有时候不要不好意思去翻脸,你如果不好意思,别人就会很好意思地把你打败。比如在商场,比如在战场,比如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之下。我们不能因为妇人之仁就丢了大局。这样没有任何益处,只能带来无尽的悔恨和无法挽回的错误。

有时候该翻脸的时候就翻脸,不是不讲道德、不讲人情味,真的是有些事情不得不公事公办,或者说尤其对于那些明明就不对的事情,我们还仁慈地包容,那么我们得到的只有失败和沉重的打击。

所以,不要一味怀有仁慈之心,有时候该翻脸就要翻脸,因为不是任何时候都要用感情来生存,还有时候需要果断的拒绝和冷漠。关键时刻要有一股狠劲,别因为不好意思丧失了掌控局面的机会,让自己在妇人之仁中败下阵来。

偶尔暴露一下缺点,别人更容易接受

我们每天都在追求更好,我们会精心搭配服饰,我们会细心涂抹妆容,我们挑选最新款的手机,我们想买更好的房子和车子,我们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留心自己的动作,生怕一个小细节给自己减分,我们力图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完美的人。

的确,完美会给我们带来同事的赞扬,家人的夸奖,孩子的羡慕。听到别人的赞美,我们嘴上不说,但是会觉得脸上有光,心灵会得到极大的满足。在这样一个讲究包装的社会里,我们也常禁不住羡慕别人光鲜华丽的外表,而对自己的欠缺耿耿于怀。于是我们更加追求完美,想把一切做得更好。

殊不知,这样其实是把自己困在了自己的想象里。渐渐地,你就会跟外界隔着一道看不见的墙。而避免这堵墙出现的方法,就是偶尔露一下怯,别不好意思暴露自己的缺点,这会让你成为一个更真实的人。

有一个电视台组织了一次访谈节目,请了三位嘉宾。第一位嘉宾脸上脏兮兮的,头发上也全是油,裤子上有破洞,皮鞋上也布满灰尘。在主持人提问问题的时候也是前言不搭后语,有时候主持人问他小时候的经历,他却开始叙述自己工作的经历;主持人问他对工作的看法,他又开始抨击社会。主持人讲话的时候他还一次次打断,被问到问题的时候又很不耐烦。

第二位嘉宾上来的时候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西装笔挺,皮鞋锃亮,头发也梳得一丝不苟。他始终保持着一脸笑容,面对主持人的发问对答如流。叙述自己经历的时候妙语连珠,经常引起观众的一阵阵笑声,讲到自己辛酸的过去的时候,又一直揪住观众的心,诉说自己的创业史让观众感觉到了其中的跌宕起伏。总之从任何方面你都找不出来他一丝缺陷。

第三个嘉宾看起来没第二个人那么精明强干,他穿着整齐但透着那么一丝随意,头发梳得也不是特别整齐。回答问题的时候大部分也是对答如流,但是偶尔有点小磕绊。讲述自己故事的时候很用心,但是却没有第二个嘉宾那样带动起了整场的节奏。甚至喝水的时候还不小心把水杯碰倒了。

节目录制完以后,主持人组织全场观众进行了一次投票,看哪个嘉宾最受大家欢迎。最不受欢迎的自然是第一位嘉宾,但最受欢迎的却是第三位嘉宾。当主持人问大家为什么不选第二位的时候,大家都表示第二位表现得太好了,还是第三个给他们的感觉最舒服。

结果看似有些奇怪,表现得堪称完美的二号嘉宾竟然不是最受欢迎的,反而是带着一点瑕疵的三号选手赢得了大家的喜爱,这是为什么?其实不难理解,正是因为三号选手的不完美才使他更受欢迎。他的不完美拉近了他和观众的距离。二号嘉宾的完美就在观众和他自己之间筑起了一堵墙,把自己和观众的喜爱隔开。

太过完美,人就像是一尊塑像,一个符号,一幅标语,让人觉得生冷而不能接近。我们更喜欢的是有温度的、活生生的人,会哭会笑、会吵会闹的人,而不是一个似乎永远都不会犯错的人。跟这种人在一起,普通人会产生压力,会自惭形秽,也有人会因为这种完美而产生厌烦,发生矛盾。太过精密的机器会给人恐惧,就像黑客帝国里的矩阵,当对方十全十美的时候,也就不再需要我们。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需要依靠集体生活,而人组成一个集体的基础就是相似性,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更能使我们从内心里接受的,是和我们相同或者相似的人。超出自己太多,我们会觉得没有共同语言,也就没有了交流的可能性,久而久之,隔阂也就出现了。

有道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一丝缺陷的人会被人本能地认为虚假,因为这世界上完美的人实在是太少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可谓是第一智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手中锦囊无数,胸中妙计良多。而刘备则以仁厚著称,无论是对汉献帝还是对百姓,刘备都是鞠躬尽瘁。但是鲁迅先生曾如此评价这两个人:“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就是因为这两个人实在太过于完美,他们从来不犯错,也就离普通人越来越远。诸葛亮的智慧让所有的武将像是泥雕木塑,他们要做的就是在适当的时候打开锦囊而已。刘备无处不在的仁厚让人觉得在他的身边会显得自己像是一个小人。试问这种人怎么有人愿意能长期与之交流?慢慢地,距离也就越拉越大,我们在地上,他们在天上。

完美固然好,但是过分追求完美就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麻烦。过分追求完美的人会让自己有很大的压力,他们会太过留心自己的举动,注意自己的言行,会变得谨小慎微,缩手缩脚,生怕犯错误会破坏自己完美的形象。

特别是过分追求完美的人,会把这种心态转移到外界的人或事物上。当其他人或事让他们觉得不完美的时候,他们就会焦虑,就会生气。这样就会让别人觉得你恃才傲物,给其他人带来压力的同时,也让别人对自己有了不好的评价,增加交流成本,造成不必要的争执。

所以在平时,偶尔暴露一下自己的缺点是很有必要的,这是拉近彼此间距离的一个手段。一个人再有力量,终究还是离不开集体,我们要做的是尽量融入这个集体,让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更加有效率、更加开心。群体里是一个个普通的个人,各自有各自的缺点,各自有各自的优点,集体让每个人的优缺点互补。如果你表现得没有缺点,那么你将失去与整个群体连接的节点。

不要过于追求完美,人是一定会犯错的,我们不可能永远正确,大可不必用完美来要求自己的每一件事。我们也要时刻准备去接受别人的错误,接受别人的同时,也是别人在接受你。不要让自己活得太累,去接受,去包容,一同创造和谐。

面对突然升温的友情,要冷静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个很长时间不联系的朋友,突然打电话过来,或者是在QQ上主动跟你说话,寒暄几句过后,不外乎就那么几句话,“我要结婚了,到时候一定来啊”、“我最近做保险了,你要不要来一份”、“你有熟人没”……这些问题总会给我们带来这样那样的损失,也许是金钱,也许是人情。

面对这种热情,我们往往哭笑不得:说对方势利,但是人家确实想起你来了;说对方珍惜友情,但是他们最后提出的要求总是让人觉得很别扭。现在有些人,接到这样的电话或者信息,总是禁不住心里一颤,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害怕。

友情不像亲情,靠血缘关系维系,也不像爱情一样是很强烈的,具有排他性的情感。友情是一种相对松散的感情,变化性很强,流动性很高。亲情和爱情可以历经时间的考验而不褪色,这点无数的文学影视和现实都已经验证,但是友情,似乎就不是那么结实了。

并不是说这种友情一定会带来不好的结果,我们需要体会这个世界对我们的善意。但是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因”,“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我们在体会这个世界善意的同时,也要提防人心险恶。

所以,虽然突然升温的友情也许是好东西,但是我们还是要冷静面对。要知道,一个处心积虑算计你的朋友,要比你的敌人可怕得多,能造成的伤害也会大得多。

张放和方舟曾经是大学同窗,两人既是一个班的同学,又是一个宿舍的舍友,是无话不谈的好友。他们曾经开玩笑地说,将来谁要是有发达的机会,一定要带上另一个人一起飞黄腾达。虽是一句玩笑,可也看得出他们的友情。

毕业之后,两人天南海北,各自为了自己的前程奋斗着,联系在不知不觉中也就断了,尤其是这两年,电话都不怎么打了。张放心里有些遗憾,但是也知道这事不能强求。

可是突然有一天,方舟突然打电话过来,在电话里跟方舟聊了好久。之后,方舟的电话也越来越勤,张放觉得过去的日子回来了。又过了两个星期,方舟说他决定去张放所在的城市发展,张放因为能见到老朋友觉得很高兴。

就这样,几个月过去了,张放和方舟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时代。两人经常通话,时不时地也一起出来吃个饭。一次饭桌上,方舟说起上学时代的那句“苟富贵,勿相忘”,两人感慨万千,不停干杯。喝到兴头上,方舟说自己有个门路,想开个公司,他没有忘记张放,想带他一起发财。张放很感动,觉得这个朋友没白交,这么长时间了还记得过去的事。

第二天张放就取出了所有积蓄,决定跟方舟一起干。方舟看起来也很上心,租办公室、雇员工都亲力亲为。张放中间去方舟租的办公室看了看,觉得不错,员工们看来也很勤奋的样子。过了一个月,方舟就给了张放三千元的分红,张放越来越放心了。

又过了一个月,方舟突然来找张放,说公司接了个大活,急需资金周转,他手里没那么多钱。又说如果过了这一关公司就能上个新台阶。张放觉得这公司是他俩的梦想,也是他俩友情的见证,必须挺过这一关。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把房子抵押了出去,把钱交给了方舟。别人说这样不牢靠,风险太大。张放却说,之前公司已经挣钱了,怎么可能不行,再说这么多年的朋友,不可能有问题。

方舟拿了钱,很长时间不见踪影,开始还有电话,到后来根本找不到人了。张放心虚了,去办公室找张放,去了一问才知道,这根本不是他的公司,上次来参观的时候是方舟花钱让人假装的。张放一听心都凉了,赶紧报了警。最后钱追回了一部分,可是张放却一直消沉了下去,他每每想起这事,就会一声叹息。

友情这种东西,是一种时间的累积,它不像亲情一样有血缘关系打底,可以细水长流;也不想爱情那样轰轰烈烈。时间长了,才能知道一个人是不是真朋友,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突然降临的友情像是一种恩赐,对方有可能真的突然被你感动,但是这种情况少之又少。我们心里不能整天认为自己有那么大的魅力,可以感动所有的人。

面对这种友情,我们应该保持一颗冷静的心,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千万不可因为这种热情,觉得自己得了莫大的面子而感到无比的荣耀,你可能感觉自己很重要,很受别人关注。其实当你的内心进入了虚荣模式,理智就远离了你,当别人提出要求的时候,你也不好意思驳对方的面子,你会觉得毕竟对方很看得起自己,自己也得对得住这份热情。这往往就是被人牵着走的开始。

那么如何看出对方有没有什么企图呢?首先你要对自己有所了解,看自己身上有什么可能对别人很重要的,比如说金钱、智慧或者人脉。正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只有你有价值别人才会来找你。

另一点很重要的就是,我们需要对自己可能被人利用的地方有一定的认识,自己是不是爱冲动、爱面子,或者说特别在乎家人?这些地方很可能是自己的软肋,这些正是对方非常好的切入点。自己把门窗关好,蚊虫才不会进来。

但是即使这样,还是免不了被人送上这种“天降”的友情。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静观其变。所有人都会先客套几句,这是人之常情,重点往往在后面。我们不妨先和对方多寒暄几句,毕竟这是一种感情,但是不要主动去问对方有什么事,一来这样容易陷入被动;二来长时间冷场对方会觉得尴尬,这是你观察的好机会。

其次,冷静对待。我们不能拒绝对方的好意,但是我们也不能承受对方的恶意。不主动是为了保留自己的主动权,不拒绝是为了不得罪人。哪怕你看出对方有所图,也还是要笑脸相待,毕竟他的企图还没有成功。

最后,礼尚往来。不要单纯接受对方的好意,你也需要表达自己的好意。对方给你礼物,你也需要回礼;对方请客,自己也要时常买单。让友情不为世俗所连累,让自己活得更单纯。

友情虽好,但是需要小火慢炖,不能一蹴而就,只有一针一线编织的友情才能禁得住风吹雨打。当我们看到突然升温的友情,要好好想想,发现不对及时抽身而退。否则这热火般的友情,可能会变成一捆炸药,毁掉平静的生活。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