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儿童教育 >资治通鉴中的智慧名言故事 > 第七章 修身养性
第七章 修身养性
作者:刘加临   |  字数:14296  |  更新时间:2015-03-25 14:05:42  |  分类:

儿童教育

人初来这个世界无所谓性善、性恶,更谈不上修身养性,其个人品性是后天综合教育和社会影响的结果。教育对品性的养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古人经过多次的亲身经历和多次的思想酝酿总结出来的智慧睿语虽不能说放之四海而皆准,但一定有着正确的一面,后人可以从中汲取其正确的一面,加以借鉴。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汉主又为诏敕太子曰:“人五十不称夭,吾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但以卿兄弟为念耳。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汝父德薄,不足效也。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汉王又下诏给太子:“人活五十而死不能称为夭折,我已经活了六十多岁,还有什么遗憾,只是牵挂你们兄弟。要努力,再努力啊!不要因坏事很小就去做,也不要因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只有贤明和德行,才会使人折服。父亲德行浅薄,不值得你们效法。你与丞相共同处理政务,对待他要像父亲一样。”

在佛典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位很虔诚的居士,十分精进用功。每天将日常生活的工作处理完后,就潜心研究佛法。

有一天中午,他要做菜时,发现盐罐子空了。由于店铺距离他家很远,所以他想向隔壁邻居借用一些。

他来到邻居家,怎么叫门都没人回应,于是他独自走入厨房,心想:盐是很便宜的东西,我拿一点点应该没有关系吧!所以就舀了一汤匙回去。之后,他就把这件事给忘了,每天还是不断地潜心研究佛法。

过了一段时间,只要他一打坐,眼前就有一堆白茫茫如山的东西浮现。他不断地思考,到底怎么回事呢?而这种情况又是什么原因造成呢?

若干年后的某一天,他终于想起向邻居借盐的事。拿人一两,还人千斤。于是,他赶快向盐商买了一千斤的盐送还邻居。邻居看到屋前放了一大堆的盐,很惊讶地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居士说:“很抱歉!这些是用来还旧债的,是我欠你的。”

邻居不由纳闷地问:“你什么时候欠我东西?”

居士说:“几年前的一天,我需要用盐,你正好不在家。我为了一时的方便,私自拿了一小汤匙的盐回去。之后,我就忘了这件事。但是后来每当我打坐时,却不断有一堆白茫茫的盐浮现眼前。我知道这是因果,现在若不赶快还,将来不知道要怎么偿还,虽然我拿了不到一两,但是我要还你一千斤。”

不要认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也不要认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这是做人的根本。很小的坏事也是坏事,很小的好事也是好事,这是本质的东西。更为关键的是,如果忽视这种小恶和小善,甚至善恶不分,那么很有可能在善恶歧途的路上“越走越远”,因此,不要因恶小而为之,也不要因善小而不为。

人或毁己,当退而求之于身

人或毁己,当退而求之于身。若已有可毁之行,则彼言当矣;若己无可毁之行,则彼言妄矣。当则无怨于彼,妄则无害于身,又何反报焉!

别人有时攻击自己,应当退而自己质问自己,如自己有可以攻击的行为,那么别人的攻击就是对的;如果自己没有应受攻击的行为,那么他的话就是虚妄之言。说得对就不要怨恨他,说得不对也无害于己,又何必报复他?

宋朝时,范纯仁任宰相期间,诸事办得都让皇帝满意,众朝臣无一指责过他的过失。他在为人方面更是游刃有余,从来不树任何政敌,总以中庸之道维系人际关系。

他被免去宰相之职后,有一次大臣程颐来见他。两人相谈多时,范纯仁便若有所思地说起当宰相的事来,神情口吻像是很怀念当宰相时的风光。

范纯仁画像

程颐责怪他道:“您任宰相时,有许多地方做得不是很好,难道您现在不觉得惭愧吗?”范纯仁“哦”了一声,似有不信之意。

程颐便说:“在您任宰相的第二年,苏州一带有乱民暴动,抢掠官府粮仓,有人告诉了您。您应当在皇上面前据理直言才对,可您当时什么也没说,这是为什么呢?由于您的闭口不言,致使许多无辜的人遭到了惩罚,这是您的罪过啊!”

范纯仁连忙道歉,显出愧疚之情,说道:“是啊,当初真应该说一句话啊!这是我做宰相不爱民的过错,您批评得对!”

程颐又说道:“您做宰相的第三年,吴中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百姓们以草根、树皮充饥,像这样的大事,地方官已报了很多次,您却置之不问,还是皇上提出要您去办理赈灾事宜,您才采取行动。您身为一朝宰相,居其位食其禄而不谋其事,太不应该了。”

范纯仁听后,先是沉默,然后又连连称自己的不是。

程颐又说了许多话,然后告辞了。事后他经常在别人面前提起范纯仁的过失,说他并非胜任宰相一职。有人把这些告诉范纯仁,范纯仁只是笑笑,不做任何辩解。

有一天,皇帝召见程颐想问他几个问题。程颐是一代大儒,所以皇帝经常向他请教。皇帝听了程颐一席治国安邦之策,说:“你大有当年范相国的风范啊!”

程颐不以为然地说:“范纯仁曾向皇帝进谏过许多忠言良策吗?”

皇帝用手指着一个小箱子说:“那些都是他进言的小札子啊!”

程颐似信非信地打开观看,见他当初指责的那两件事,范纯仁早已说过了,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施行得不够好罢了。

程颐红了脸,第二天便上门给范纯仁道歉。范纯仁却宽和地笑道:“不知者无罪,您不必这样啊!”

做人做事要严于律己,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品德,可能你做得的确不错,尽善尽美,但不可能没有任何可指责或者可改进的地方,因此,应当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谦虚精神虚心接受。只有这样要求进步,要求完善,才有可能不断进步,不断求得发展。

朝闻道,夕死可矣

霸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胜贤其言,遂授之。系再更冬,讲论不怠。

黄霸说:“早晨明白了真理,即使晚上就死也无遗憾。”夏侯胜赞赏他的话,便给他讲授尚书。在狱中经历了两个冬天,一直不倦地讲论。

有一天,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已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太晚了。”

师旷说:“你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

晋平公有点生气了,说:“真不像话,做臣子的怎么耍笑起君主来了!”

师旷解释说:“我怎么敢拿您开玩笑呢!

“我听说青少年好学,就像在初升的太阳下赶路;中年人好学,就像中午在日光下赶路;老年人好学,就像夜晚点上明亮的蜡烛赶路。有了明亮的蜡烛,这比在黑暗中摸索着走路,不是更好些吗?”

晋平公听了,恍然大悟,非常高兴地说:“对极了,对极了。”

师旷劝晋平公读书,打了这样一个比方,道理和用意都是很明显的。就是说,无论是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都应该不断地进步;人要想不断地进步,就得不断地学习;学习了别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办法、知识,做起事情来就会心明眼亮;不学习就不会进步,做起事情来就会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甚至会思想僵化。

西汉时期有名官员叫黄霸,他为官清廉,为人正直,是当时著名的清官,深受老百姓的拥戴。

汉宣帝初年,诏书为汉武帝立庙乐,并让满朝文武大臣商议。讨论中,大臣们认为皇帝的这个主意很好,但一老臣夏侯胜却表示反对,他说:“汉武帝虽然有开疆扩土的功劳,但他生活非常奢侈,乱杀无辜,强征于人民,使得‘天下虚耗,百姓流离’,既然‘无德泽于民’,当然就不应该给他立庙了。”

黄霸当时正任丞相长史的官,也参加了讨论。他对老臣夏侯胜的议论,颇有几分赞许,所以既没有当场制止,事后也没有向皇帝劾奏。结果,夏侯胜被加上“非议诏书,诽谤先帝,大逆不道”的罪名,被抓入狱。而黄霸也被追加上了附和、纵容“逆臣夏侯胜”的罪名,和夏侯胜关在一起,准备处以死刑。

夏侯胜在当时是一个研究尚书的专家,很有名气。黄霸虽然知道自己已被判处死刑,但觉得和这么一位专家关在一起,实在是一个难得的学习好机会,便主动请教夏侯胜,请他给讲解一下尚书。

夏侯胜觉得事已至此,研究尚书已无什么实际意义,便婉言劝说:“你我都是犯罪做牢的人,说不定明天就会被推出去砍头,还讲尚书有什么用呢?”

黄霸求知心切,笑了笑说:“孔子不是说过吗?‘朝闻道,夕死可矣!’如果能够抓紧时间多学一点东西,在被砍头的时候,也心情快慰呀!”

夏侯胜终于被黄霸这种热爱学习的精神感动了,答应了他的请求。

从那以后,黄霸和夏侯胜时而讲书,时而诵读,时而共同讨论。在三年的牢狱生活中,一个教而不厌,一个学而不倦,都没有虚度光阴。后来被释放出狱的时候,两个人的学问都有了很大的长进。

明朝嘉靖年间著名的文人、学者董沄知识渊博,早年爱好文学,但从不满足,对学识孜孜以求,“以能诗闻江湖间”。

68岁那年,他到会稽,听说王阳明正在深山讲学,便赶去听课。一连听了几次,感到王阳明很有学问,特别是对他的理学观点非常赞赏,诚恳地提出要拜王阳明为师。当时,王阳明53岁,不肯收已68岁的董沄为学生,再三推辞。

董沄的一些朋友也劝道:“你已这么大年纪,也很有名气,何必如此呢?”而董沄则说:“吾从吾之所好为之。”(我是按照自己的爱好去从头做的)并改号为从吾道人,决心跟随王阳明从头学起。

两年后的一个除夕晚上,董沄整整70岁了,他决定正式向王阳明行拜师之礼。那天,天正下着雨雪,寒风刺骨,道路泥泞,他不顾家人的劝阻,自己背着铺盖,一跌一滑地赶到王阳明的住处。70岁的老学生向55岁的老师行了跪拜礼,正式确立起师生关系,两位老人在烛光下,精神焕发,相对守岁,开始了新的一课。

过了两年,王阳明去世了,董沄悲痛地诀别了老师。他痛悔自己拜师太晚,没能把老师的全部知识继承下来。为了弥补这一损失,他便专心致志地钻研王阳明的遗著,学到了很多理学知识,他的学识更加渊博了。直到他77岁去世那一年,一直苦读不息。

还有这样一个佛教故事。说有一位善根深厚的太子,名叫昙摩钳,他好乐善法,派人四处寻觅懂得佛法的人,却苦无所获。忉利天王知道他的愿心,想试验他的愿心是否坚固,于是化作凡人优塞来到王宫,表示能解佛法。太子得知立刻出迎,顶礼奉为上座。

“我这法世间稀有难得,恐怕太子您不愿意付出代价!”优塞为难地说。太子立即表示不惜倾所有一切,只愿听闻佛法,解除烦恼痛苦。优塞要求说:“那么请太子挖一大火坑,投身供养法宝,便能传授。”太子毫不犹豫地命令侍卫,挖掘深坑,并燃火于坑中。

臣民们见太子为了听闻佛法牺牲身躯,便向他哀求:“请看在国家前途上不要牺牲自己,我们做奴仆的愿意供差遣。”而太子却坚定地说道:“我累劫以来历经无数生死投转,以这色身在人道造贪嗔痴恶业,在畜生道受人鞭打负重、为人所食,在地狱一日间丧身无数,痛彻心髓,苦无间断。从未发心为法布施,今日此造业之身能供养法,实在是因缘殊胜,希望大众成就我上求佛道的愿心!”

优塞于是升座说法道:“常行于慈心,除去恚害想;大悲悯众生,矜伤为雨泪;修行大喜心,同己所得法;救护以道意,乃应菩萨行。”太子闻后便奋身跃入火坑,但炽热的火坑却刹那间化成清凉的莲池,太子端坐于清净芬芳的莲台上。太子了达祸福无常、流转为苦的道理,为求真理为法忘躯,真是精进无畏的大菩萨!

很多情况下,追求真理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崎岖,甚至有着诸多的凶险。历史上为了追求真理而献出自己生命的大有人在。真理是可贵的,正由于此,很多人不惜“朝闻道,夕死可矣”,为了追求真理,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其行为令我们钦佩,其精神令我们赞叹。

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者事竟成也!

对于有志的人,事情终究可以成功!

西晋时期,司马家族的统治极其腐败,致使国力衰弱。北方匈奴乘机入侵,打败了晋军主力,攻陷了晋都洛阳,俘虏了晋愍帝。

匈奴对晋愍帝百般羞辱,最后杀了他。在匈奴的统治下,百姓的生活更是水深火热。

这时,一位名叫祖逖的爱国志士,发誓要收复失地,拯救苦难百姓。他与好友刘琨住在一起,每日凌晨鸡鸣之时,两人就起床练剑。无论酷暑严冬、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就这样,他们练就了高强的武艺,磨砺了坚定的意志。

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市)建立了东晋政权,史称晋元帝。东晋朝廷苟安于江南一隅,并没有收复失地的意图。祖逖为此十分焦虑,他专程赶到建康求见司马睿,要求领兵北伐,收复中原。

司马睿没有办法拒绝祖逖的要求,就任命祖逖为豫州刺史,却不给他一兵一卒,只拨给他1000人的粮食和3000匹布,要他自己招兵买马,建立军队。

虽然得不到朝廷的全力支持,可祖逖并没有放弃北伐的决心。他带领几百名志愿北伐的壮士,渡江北上。船到江心,祖逖敲着船桨,大声地发誓:“北伐如不成功,我祖逖绝不再踏入这条大江。”随行的人听了祖逖的豪言壮语,一个个热血沸腾。

祖逖北伐

过江以后,祖逖一边召集人马,打造兵器,一边与敌人作战。中原的老百姓给他们送来了粮草。军民同心协力,浴血奋战,祖逖很快就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土地。

美国有个出生于旧金山贫民区的小男孩从小因为营养不良而患有软骨症,在6岁时双腿变形成弓字形,而小腿更是严重萎缩。然而在他幼小心灵中一直藏着一个没有人相信会实现的梦——除了他自己。这个梦就是有一天他要成为美式橄榄球的全能球员。他是传奇人物吉姆·布朗的球迷,每当吉姆所属的克里夫兰布朗斯队和旧金山西九人队在旧金山比赛时,这个男孩便不顾双腿的不便,一跛一跛地到球场去为心中的偶像加油。由于他穷得买不起票,所以只有等到全场比赛快结束时,从工作人员打开的大门溜进去,欣赏剩下的最后几分钟比赛。

13岁时,有一次他在布朗斯队和西九人队比赛之后,在一家冰淇淋店里终于有机会和他心目中的偶像面对面接触了,那是他多年来所期望的一刻。他大大方方地走到这位大明星的跟前,朗声说道:“布朗先生,我是你最忠实的球迷!”吉姆·布朗和气地向他说了声谢谢。这个小男孩接着又说道:“布朗先生,你晓得一件事吗?”吉姆转过头来问道:“小朋友,请问是什么事呢?”男孩一副自豪的神态说道:“我记得你创下的每一项纪录。”吉姆·布朗十分开心地笑了:“真不简单。”这时小男孩挺了挺胸膛,眼睛闪烁着光芒,充满自信地说:“布朗先生,有一天我要打破你所创下的每一项纪录。”

听完小男孩的话,这位美式橄榄球明星微笑地对他说道:“好大的口气,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小男孩得意地笑了,说:“奥伦索,先生,我的名字叫奥伦索·辛普森,大家都管我叫O·J。”

奥伦索·辛普森日后的确如他少年时所言,在美式橄榄球场上打破了吉姆·布朗创下的所有纪录,同时更创下一些新的纪录。

维斯卡亚公司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最为著名的机械制造公司,其产品销往全世界,并代表着当今重型机械制造业的最高水平。许多人毕业后到该公司求职均遭拒绝,原因很简单:该公司的高技术人员爆满,不再需要各种高技术人才。但是令人垂涎的待遇和足以自豪、炫耀的地位仍然向那些有志的求职者闪烁着诱人的光环。

史蒂芬是哈佛大学机械制造业的高材生。和许多人的命运一样,在该公司每年一次的用人测试会上被拒绝。史蒂芬并没有死心,他发誓一定要进入维斯卡亚重型机械制造公司。于是,他采取了一个特殊的策略——假装自己一无所长。

他先找到公司人事部,提出为该公司无偿提供劳动力,请求公司分派给他任何工作,他都不计任何报酬来完成。公司起初觉得这简直不可思议,但考虑到不用任何花费,也用不着操心,于是便分派他去打扫车间里的废铁屑。

一年来,史蒂芬勤勤恳恳地重复着这种简单却劳累的工作。为了糊口,下班后他还要去酒吧打工。这样,虽然得到老板及工人们的好感,但是仍然没有一个人提到录用他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初,公司的许多订单纷纷被退回,理由均是产品质量问题,为此公司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公司董事会为了挽救颓势,紧急召开会议商议对策。当会议进行很长时间却未见眉目时,史蒂芬闯入会议室,提出要见总经理。

在会上,史蒂芬对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做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并且就工程技术上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随后拿出了自己对产品的改造设计图。这个设计非常先进,恰到好处地保留了原来机械的优点,同时克服了已出现的弊病。

总经理及董事会的董事见到这个编外清洁工如此精明在行,便询问了他的背景以及现状,而后,史蒂芬被聘为公司负责生产技术问题的副总经理。原来,史蒂芬在做清扫工时,利用清扫工到处走动的特点,细心察看了整个公司各部门的生产情况,并一一做了详细记录,发现了所存在的技术性问题并想出了解决的办法。为此,他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搞设计,获得了大量的统计数据,为最后一展雄姿奠定了基础。

人需要一个远大的志向做信念的支撑,做精神的支柱,因为人只有具备了远大的志向,才会自我激励,奋发向上;也只有具备了远大的志向,才能克服眼前的困难和自身的弱点,为实现理想而奋斗。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一个安于现状没有志向的人,是永远不可能有大作为的。同时,无数的事实也已经证明,许许多多的成功人士都是先给自己树立了一个远大的志向,然后才取得成功的。“志当存高远”,记住,梦想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

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常对宾客们说:“大丈夫立志,穷困的时候应当更坚定,年老的时候应当更雄壮。”

曾参从楚国返回鲁国后,继续学习与研究儒学,锲而不舍。他这时没有什么任职,仍是在家穿着破旧的衣服躬耕,生活很是窘迫。鲁国的国君听说后,对他非常关心和同情,决定赠以“食邑”。曾参以为“食邑”是只拿俸禄不做事,不如自食其力为好。于是曾参固辞不受。

这时,派来的使者好心地劝说曾参:“先生非求于人,为何不受?”

曾参对使者诚恳地说:“我常听说,受人者畏惧于人;与人者骄傲于人。纵然对我不骄傲,我能不畏惧吗?”经过再三推辞,曾参终于没有接受国君赠给的食邑。

此后,曾参到了楚国被聘为宾师,教一大批学生。但那里经常有战乱,就辞去宾师到了卫国。当时,他的同窗好友子路正在卫国任孔悝的蒲邑大夫,有职有权,显赫一时。有人劝说曾参,你到子路那里走一趟,什么都不用说,也会得到高官厚禄。

曾参却摇了摇头说:“我从来不愿因贫求人,宁愿在西河教学过着安贫乐道的生活,不图小利,以仁为己任,直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曾参像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曾参住在西河岸边,生活贫困到了难以维持的程度。面带饥色,手足破裂,有时三日不动火,十年没做过新衣服,帽缨子都断了,鞋子都露出了脚。尽管如此,他仍然充满乐观,怡然自得,还经常散步于西河两岸,拂着轻风,不禁抒发心怀,唱着商颂乐曲,如同金鼓玉振,铮铮有声。

马援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后代,因为赵奢被封为马服君,所以他的后代就改姓马。马援的曾祖父马通因为有功,曾被封为重合侯,但由于参与了谋反计划而被处死,所以马援的祖父辈地位都不显达。

马援12岁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他从小就胸怀大志,曾经拜师学习过齐诗,但不久后他就厌倦了学习经书上的学问,于是告别兄长们,准备跑到边疆饲养牲畜。正在这个时候他的哥哥死了,他在家服了一年的丧,其间恭敬地侍奉寡嫂。后来他当上了郡督邮,在押送犯人的途中,因为同情罪犯而放走了他们,自己也被迫逃到了北地。不久遇到大赦,他就留在当地放牧牲畜。他能够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制定出正确的经营方案,很快就把自己的财产增加到牲畜数千头,谷物几万石之多。

后来各地义军蜂拥而起,马援也坐不住了,他一开始投靠王莽,王莽失败后他投靠了隗嚣,出使到光武帝那儿,被光武帝的气质所折服,光武帝也很赏识他的才干,马援就投入了光武帝的麾下,被光武帝委以重任。

马援曾经说过:“男儿应当战死沙场,用马革裹尸而还,怎么能躺在床上,和儿女们一起消磨时光呢?”有一次匈奴和乌桓入侵,马援率兵征讨,临行时对黄门侍郎梁松和窦固说:“凡人富贵的时候,还应该能够过贫贱的生活。像你们那样身居高位却骄傲自负,不想再去过贫贱生活,这样是不对的。希望你们好好想想我的话。”梁松没有能够听进去,后来果然因为富贵太过而招来了灾祸。

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五溪蛮夷造反,马援请求让他再次出征。当时他已经62岁了,光武帝见他年老,不忍心再让他长途跋涉,没有准许。马援知道光武帝的意思,再次请求道:“我还不老,还可以穿戴盔甲上马!”光武帝让他试试,马援披挂整齐,飞身上马,雄赳赳气昂昂地跑了一圈回来,以示自己还能行军打仗。光武帝笑道:“您真是个勇武的老将军啊!”同意了马援的请求,派他率领4万人马前去征讨。马援在临行时对朋友说:“我深负国家重恩,现在岁数大了,估计也活不了多久,只担心不能为国献身。现在我终于能够再次报效国家,就算是死也瞑目了。我唯一担心的就是那些权贵子弟在我身边捣乱,如果和他们共事,实在让人受不了!”马援到五溪后一连打了好几个胜仗,五溪这个地方很荒凉,很多人都中了瘴气得病死了。马援毕竟岁数大了,也得了病,但他仍然拖着双脚出营观察地形和敌人的情况,周围的人都感动得落泪。因为先前马援和另一个人对作战计划的制定有分歧,朝廷采纳了马援的意见,但战事一直没有进展,有人就认为是马援的计划有误,于是光武帝就派梁松前来责问。梁松是马援朋友的儿子,年轻气盛,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一向横行无忌,马援多次批评过他。有一次马援生病,梁松前来探望,在床下拜了很久,马援也没有回礼。梁松走后,马援的儿子们问道:“梁松是皇帝的女婿,在朝廷里很有地位,大臣们都让他三分。您为什么不对他以礼相待呢?”马援回答:“梁松的父亲是我的朋友,我是他的长辈,他虽然身份贵重,但长幼的次序怎么可以变?”梁松因为这件事对马援产生了怨恨。这次他逮到这个机会,就在报告中诬陷马援,正好马援刚刚病死,死无对证,光武帝听信了谗言,夺回了马援的爵位。最终,朝廷查清了事情的经过,给马援平反昭雪,这位老当益壮的将军才没有抱恨黄泉。

陶渊明是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曾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田园诗。他是东晋名臣陶侃的曾孙子,他本名陶潜,字渊明,后人称呼他陶渊明。

陶渊明的曾祖父虽然当过大官,但传到他这一代的时候家道已经中落了,他曾经担任过江州祭酒,由于看不惯官场上那套恶劣作风,不久就辞职回家了,随后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他也辞谢了。后来,他陆续做过一些官职,但由于淡泊功名,为官清正,不愿与腐败官场同流合污,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公元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远近闻名,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去必是满载而归,否则就栽赃陷害。县吏告诉陶渊明应该穿上官服,束紧衣带前去拜见。陶渊明气愤地说:“我不能为了每个月五斗米的俸禄而去向那种田野小人弯下我的腰!”当即扔掉官服,解下官印,辞职回家了。

陶渊明像

陶渊明妻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守节,“夫耕于前,妻锄于后”,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尽管生活贫困,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宋文帝元嘉元年(公元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他对江州刺史送来的米和肉坚拒不受。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

陶渊明只当过一些小官,他并不修身养性,也不考虑接受或者放弃某种官职,他自认为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皇帝的辅政大臣,感到羞耻的是生为后代的他身份地位屈居人下。从他曾祖父的时候开始,东晋帝王的江山已经渐渐巩固下来,但他却不肯做官了。他所写的文章都会标上写作的年月,晋朝的时候他就写晋朝的年号,刘宋王朝建立后,他就只用甲子来标记时间了。

他在给儿子的信中谈到了自己的志趣,并用它来告诫孙子,信里是这样说的:“人的生命是天地给的,人有生必然也会有死,从古到今的圣人贤者,有谁能够避免?孔子的学生子夏曾经说过:‘生死由命运决定,富贵则是天意。’子夏是和孔子4个得意门生一样的人,受过孔子的亲身教诲,他发表这种言论,难道不是因为命运的好坏不能强求,寿命的长短也无法从分外得到吗?我已经过了50岁了,还为穷困而苦恼,因为家境贫困,只能到处漂泊。我生性刚直,人又很倔强,所以和世人多有不和,自己觉得再这样下去,一定会有祸患,于是勉强辞官归隐,却让你们遭受饥寒之苦。我常常被东汉时期孺仲的妻子的话所感动,自己都盖着破棉絮,对儿子又有什么愧疚的呢?只恨邻居中没有羊仲和求伸那样的高人,而家里又没有老莱子的妻子那样贤惠的人,所以即使有这样的苦心,却在一个人的时候感到很失落。

“我年轻的时候喜欢读书,有所心得就高兴得忘记吃饭。有时看见树林里枝叶交错,听见鸟儿歌唱,也会非常高兴。我曾说过,五六月在北窗下躺着的时候,正好有凉风吹来,那简直就和伏羲时代的人一样幸福了。我意志薄弱,思想也浅薄,岁月一天天地流逝,现在回想起来,一切都是那么的渺茫。”

陶渊明于公元427年去世,享年63岁。

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这才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精神品质。苦难是人才的试金石,在苦难中表现出高昂意志力的人一定非同凡响,愈磨砺愈坚强,愈磨砺愈斗志昂扬。经过磨难而斗志不减的人是不惧怕任何困难和险阻的,他们是现代年轻人效仿的榜样。

士可杀不可辱

臣闻刑不上大夫,为其近于君,且所以养廉耻也。故士可杀不可辱。臣巡北边,闻杖姜皎于朝堂。皎官登三品,亦有微功,有罪应死则死,应流则流,奈何轻加笞辱,以皂隶待之!姜皎事往,不可复追,先据状当流,岂可复蹈前失!

臣听说刑不上大夫,因为他们接近君主,而且这样做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廉耻心。所以说士可杀不可辱。以前臣在北部边境巡视时,听说陛下在朝堂上对姜皎使用了杖刑。姜皎的官阶已达三品,也曾为朝廷立下一点功劳,如有罪应当处死就处死,应当流放就流放,为什么随便以当众抽打来羞辱他,拿他当仆役一样对待呢!现在姜皎的事已成为过去,无法再补救,但据裴先所犯之罪应处流刑,陛下哪能重犯在姜皎一案上所犯的错误呢!

公元755年10月。安禄山起兵反叛,率领十多万大军进攻河北。

安禄山的军队连克河北三镇,很快打到常山(今河北正定)。常山太守颜杲卿准备反抗。他知道自己力量不够,不能跟安禄山硬拼,就跟手下的官员袁履谦向叛军假投降。安禄山仍旧让他守常山,但是心里不放心,一面把颜杲卿的儿子、侄儿带到军营里做人质,一面派了一个叛将守在井陉关(在今河北井陉)。

安禄山渡过黄河,攻下洛阳之后,颜杲卿决心起兵,他的堂弟平原(今山东平原)太守颜真卿也招募了一万多人马,派人跟颜杲卿联络,要他攻占井陉关,截断安禄山的后路。

颜杲卿打听到守井陉关的叛将是个糊涂的酒鬼,就假传安禄山的命令,派人带了美酒好菜去慰劳他,等叛将喝得酩酊大醉的时候,把叛将杀死,占领了井陉关。

颜杲卿攻下了井陉关,士气振奋。第二天又接连活捉了两名叛将。颜杲卿派人分头到河北各郡去告诉官吏说:现在朝廷派出三十万大军讨伐安禄山,已经出了井陉关,早晚就到河北各郡了。受安禄山胁迫叛变的,趁早投降,可以受到重赏;如果顽抗,罪加一等。

河北各郡官员一听到安禄山站不住脚,都纷纷响应颜杲卿。河北二十四个郡,有十七个郡又站到唐军一边来。

安禄山正准备向潼关方向进兵,一听到河北各郡都响应颜杲卿,后方不稳,只好改变主意,回到洛阳。他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派大将史思明、蔡希德各带一万人马分两路攻打常山。

颜杲卿虽然打了几场胜仗,但是起兵只有八天,常山周围的防御工事都没修好,兵力又少,怎样敌得过两路叛军!叛军到了常山城下,颜杲卿派人到太原去求援,但是太原守将王承业不肯出兵。

史思明叛军把常山紧紧围困,颜杲卿带领常山军民拼死抵抗了四天,城里粮食断了,箭也完了。常山终于陷落在叛军手里。

史思明纵容叛兵杀害了一万多常山军民,又把颜杲卿、袁履谦抓起来,押送到洛阳去见安禄山。

安禄山命令兵士把颜杲卿押到他跟前,颜杲卿见安禄山时怒不可遏,昂首站立。安禄山斥责他道:“你见了天子,为何不跪?”

颜杲卿说道:“我是大唐的臣子,绝不肯跪叛国之贼!”

安禄山大怒:“你本来只是个范阳小官,我把你提拔为太守,为什么反叛我?”

颜杲卿怒气冲冲地骂着说:“安禄山,你不过是个放羊之徒,国家让你做了三镇节度使,有哪点对不起你?你却谋断帝位,我们颜家世代为唐室忠臣,岂能助纣为虐,我今日就是死了,也落得个流芳百世!”

安禄山恼羞成怒,要左右兵士把颜杲卿、袁履谦拖到一座桥边的柱子上缚起来,使用残酷的刑罚折磨他们。

颜杲卿神色凛然,一面忍受着酷刑,一面仍旧痛骂安禄山。叛军兵士用刀割了颜杲卿的舌头,颜杲卿满口鲜血,还发出含糊的骂声。

袁履谦看到颜杲卿受刑的惨酷情景,气得自己咬碎舌头,连血带舌喷在旁边一个叛将的脸上。

颜杲卿、袁履谦骂不绝口,一直到他们咽气。

颜杲卿从起兵到失败,虽然只有十几天,但是他们的抵抗,拖住了叛军的兵力,为唐王朝调兵遣将争取了时间;他们可杀不可辱的精神,鼓舞了更多的人抗击叛军。

士可杀不可辱体现了一种人格气节,有此气节的人宁可悲壮死去,也不肯苟且地活下去。人需要有这种精神,这种道德底线,决不能为了私利,不顾做人的原则和道德底线,不顾人格,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天下本无事,但庸人扰之耳

天下本无事,但庸人扰之耳。苟清其源,何忧不治!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为政若能正本清源,何忧天下不治!

陆象先是唐玄宗时代人。他为官一贯宽大为怀,对犯错误的人,也总以教育为主,不轻意动刑。他在蒲州(今山西省西南部永济一带)刺史任上,在处理一个普通罪犯时,也只是批评了几句,就算完了。对此,他的下属书记员认为这样太轻了,提出应该给予杖刑(棒打)。陆象先说,批评一下就行了,他会理解我的话;若一定要用杖刑,那就从你开始好了。书记员一听,吓得悄悄退出了。对此,陆象先不无感慨地说:“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意思是:天下本来没有什么不好办的事,只是遇上了那些平庸无能之辈,就把一些原来能够解决得好的事也给办糟了,增添了麻烦。

有很多事本不必大肆张扬,弄得尽人皆知,可偏有些人别有用心地将其过度夸张,使事情越发复杂。做一个简单的人远比做一个心机重重的人快乐!同时,也少了很多麻烦。

宁可玉碎,何能瓦全

安有弃其本宗而从人之姓者乎!丈夫宁可玉碎,何能瓦全!

怎么能扔掉自己的本姓而去姓别人的姓呢?大丈夫宁可玉碎,怎么能求瓦全呢?

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派中郎将苏武、副中郎将张胜以及官吏常惠等人带着丰厚的礼品出使匈奴。当苏武到达匈奴时,正赶上匈奴的会缑王和长水(今河南洛宁西南)人虞常以及当初卫律(卫律本是汉朝官吏,后投降匈奴)手下的汉朝官兵商量一起劫持单于母亲归降汉朝的事情。

虞常和张胜关系非常好,为了能够回到汉朝,虞常就找张胜商量,说他们愿意杀掉卫律,替汉朝报仇,希望张胜能够在汉武帝面前多说好话,也好保住自己的家人。张胜想了想,就答应了虞常的请求,还送给他很多钱财。

一个月后,虞常等人想趁单于外出打猎的机会杀掉卫律,劫持单于的母亲。可是还没等行动开始,就因为内奸的告发而被匈奴袭击。在这场战斗中,匈奴的会缑王战死沙场,虞常等人也被活捉。

张胜很快就得知了这件事,他害怕受到牵连,就去找苏武商量如何应对。苏武不愿意背叛汉朝,也不想受到匈奴人的侮辱,所以几次都想自杀。幸亏张胜和常惠极力劝阻,苏武才活了下来,但也受了重伤。本来,单于派卫律办理这件案子,本意是想杀掉汉朝的使者。后来在大臣的劝说下,单于决定招降汉使。当他听说苏武的行为时,认为他非常有气节,于是每天都派人来慰问他。过了几天,苏武的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这时,卫律突然押着虞常来见苏武。卫律提着宝剑,冷冰冰地看着苏武,然后当着他的面一剑砍下了虞常的脑袋。之后,卫律对苏武说:“汉朝的使者张胜意图谋杀匈奴的大臣,按照匈奴的法律理当处斩。不过,单于看你们是人才,不忍心杀了你们。只要你们投降,一切都可以既往不咎。”

卫律的话刚说完,张胜就跪倒在地,表示愿意投降。卫律看了看张胜,轻蔑地笑了几声,然后又对苏武说:“怎么?先生难道还执迷不悟?副使参与了谋反计划,你这个做正使的恐怕也脱不了干系吧?”

苏武狠狠瞪了张胜一眼,然后大义凛然地对卫律说:“真是笑话,我本来就没参与他们这次谋划,和张胜又非亲非故,关我什么事?想杀我就直说,没必要拐弯抹角。”

“你……”卫律气得脸色发青,举起剑来。苏武连看都不看他一眼,站在那里纹丝不动。卫律一见硬的不行,就又来软的,对苏武说:“你这又是何苦呢?想当初我投降匈奴,承蒙单于器重,做了匈奴的丁灵王,掌管几万军队,拥有数不尽的金银财宝、牛羊马匹,这是多么风光的事情啊!凭你的才干,我敢保证,你今天投降,明天就可以和我一样享受荣华富贵,何苦在这里白白等死呢?”

苏武看了看卫律,没有说话。卫律以为打动了苏武,就接着说:“这件事你一定要考虑清楚啊!如果你现在听我的,归顺了匈奴,那么从明天起我们就是兄弟;如果你不听我的,恐怕我们就没机会再见面了,我看你……”

“呸!无耻!”还没等卫律把话说完,苏武就破口大骂,“你居然还有脸在我面前卖弄。身为汉朝的臣子,却不要恩德信义,背叛自己的君主,抛弃自己的亲人,心甘情愿地给蛮夷做走狗,你有什么资格在我面前说三道四。”

卫律被苏武骂得无话可说,只好呆呆地立在那里。这时,苏武又说:“放下你和我大汉的事不说,就说你和匈奴的事!单于交给你裁决别人生死的权力,这是多大的信任。可你呢?不但不公正地处理问题,反而在这里挑拨两国君主之间相互争斗,自己却在一旁坐山观虎斗,你居心何在啊?当初,南越国杀死我大汉使者,结果被我大汉消灭;大宛国王杀死我大汉使者,结果被我们砍下来脑袋;朝鲜杀死我们的使者,结果招来了灭国的灾难,如今就只剩下匈奴还没有干过这种事。你明知道我是绝对不会投降的,却想要借这个机会杀死我,然后挑起汉朝和匈奴之间的战争。恐怕匈奴的灾难就要来临了,而这场灾难也是从我开始的啊!”

卫律摇了摇头,他心中清楚,不管怎么劝说,苏武始终是不会投降的。没办法,卫律只好把这件事禀报给单于。单于听后更加欣赏苏武,非要把他招降。于是,单于命人把苏武关进了一个地窖里,不给他供应水和食物。这时正赶上天降大雪,苏武就靠啃雪和毡子上的毛团维持了好几天。匈奴人看几天下来苏武居然没有饿死,就认为有神灵在保护他。

最后,单于把苏武流放到北海没有人烟的地方,让他在那里放牧一群公羊,并对他说:“你是可以回国的,不过必须等到公羊能够生出小羊才行。”

苏武牧羊

在这期间,匈奴曾经两次派人来劝说苏武,但都被苏武拒绝。直到19年后,苏武才回到汉朝。当初苏武出使匈奴的时候还是壮年,可回国的时候,胡子和头发却全白了。

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换频繁。公元550年,高洋废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建立了北齐政权,称为文宣帝。元氏政权转为高氏政权以后,残酷地镇压元氏势力,积极培植高氏势力,同时,大肆收罗元氏势力的叛逆。一天,天空出现了日食,他担心这是个不祥的兆头。于是,他就问自己的亲信,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刘家的天下而光武帝刘秀又能夺回天下的原因是什么。这名亲信说不清楚,就随意应付说是因为王莽没有斩草除根,没有把刘氏宗室的人杀干净。高洋信以为真,于是把东魏的宗室近亲全部杀掉,连小孩也不放过。高洋的残忍行为使东魏宗室的远房宗族感到很害怕,担心自己什么时候也会被杀掉,于是聚在一起商量对策。这时,原属元氏势力的元景安等人便暗中商量,想请求改姓高。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表示坚决反对。他说:“怎么能抛弃本宗,改为他姓呢?大丈夫宁愿为正义的事业而献身,也不能低三下四而得到保全。”元景安把元景皓的这些话报告了高洋,结果元景皓被杀,他的家人被遣送到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唯独元景安改为高姓,并得到重用。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真正的壮士宁可悲壮地死去,也不愿意卑微地偷生下去,这里高扬的是一种气节,升华的是一种人格。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需要这种精神,这种高傲,如果不要尊严,不要人格,那么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如果做人的根本都失去了,那么何谈其他呢!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