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作者:志朝   |  字数:4764  |  更新时间:2016-07-11 14:26:44  |  分类:

职场励志

102帮新员工获得团队归属感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常会有新人加入。这些新人来到陌生的企业环境,面对陌生的团队,陌生的同事和上司,往往表现得拘谨、不安,一时间难以融入团队。身为企业管理者,绝不能坐视不管,任新人在公司蹉跎、彷徨、无法适应新工作,而应该积极想办法帮新人融入团队,获得团队的归属感。这样,新人才能获得主人翁感,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对待本职工作。

那么,怎样才能给新员工团队归属感呢?其实,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关键来自于安全感,对于新人来说,初到团队,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如果管理者能让新员工感受到被照顾、被重视,那么他们会觉得自己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是安全的。要想给新人安全感,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努力:

(1)经常与新人沟通,了解新人的心理和工作上的困扰。

面对新环境、新工作,新员工往往会产生一些困扰,比如,工作上会遇到麻烦,人际沟通方面会存在障碍,心理上会出现一些波动。管理者只有经常与新人沟通,了解他们的工作状态和心理状态,给他们一些鼓励和指导,才能让他们平稳地度过适应期,从而与企业老员工打成一片。

(2)合理发挥新员工专长,给新员工展现自己的机会。

对于新人来说,让他们越早地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越早地找到自我展现的机会,他们就越容易融入团队。这就要求管理者根据新人的专长和兴趣来安排工作,当新人做着自己擅长的事情,做着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时,他们就会充满快乐。这样他们自然就会融入团队中,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3)给新人安排一位“导师”,让导师带着新人适应新环境。

所谓“导师”,指的是公司的老员工,因为老员工对公司比较熟悉,无论是工作上,还是人际关系方面,都能给新人一些指导和帮助。因此,给新人安排一位导师,可以及时帮新人释疑解惑。值得注意的是,比较适合作为新人导师的员工,应该具备热情、乐于助人、耐心等素质,这样在指导新人时会让新人感觉良好。如果导师为人冷漠、缺乏耐心,那么不但无法帮助新人,反而会加剧新人的不安感。

新员工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对待新人,企业管理者务必重视起来,一定要尽快地让新人适应企业环境,融入企业团队中。这样才能减少新人的流失率,减少招聘的失败率,及时为企业发展补充必备的人才,保证企业顺利发展。

103有足够的薪酬,还要有足够的重视

很多管理者认为,只要给员工足够的薪酬,员工就会乖乖听话,认真干活,为企业创造效益。事实上,仅仅有足够的薪酬是不够的,还必须对员工有足够的重视。试想一下,如果管理者经常对员工说:“我给你那么多工资,如果你不能给公司创造效益,你就马上给我滚。”员工能感受到尊重吗?如果管理者经常对员工说:“我让你来是解决问题的,如果你不能解决问题,我要你干吗?”这样,员工感受得到重视吗?

不可否认,薪酬很重要,但多数员工认为获取薪酬是工作应得的。如果说薪酬是权利,那么来自领导者的重视就是礼物。员工真正想要的,除了符合期望的工资待遇之外,还有每次完成任务后获得的尊重和赏识。正如玫琳凯化妆品公司创始人玫琳凯·艾施所说的那样:“这好比每个人的脖子上都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我需要受重视的感觉。”因此,管理者要重视员工,并让员工真切地感受到你的重视,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员工。

要想表达对员工的重视,并不需要花钱,关键是要让员工看到你的诚意。也许只是一个很小的举动,就能深深打动员工,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追随你。比如,有一家公司的老板每次给员工发放工资时,都会在装工资的信封里塞一张致谢的小纸条,或者直接把感谢的话写在信封上。这个小小的举动让大家感受到公司的认可和重视,很好地激励了大家。再比如,当员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时,管理者可以当众赞扬道:“这个主意真不错,太棒了。”这样能让员工从认可中感受到被重视的感觉。

作为一名管理者,你应该不断地向员工传达一个信号:他们对你很重要。事实上,没有什么比员工对公司更重要。因此,管理者必须表达出对员工的重视,这意味着企业的效率、效益将大大提高。

104让下属觉得是他自己在做决定

当下属处于主动的状态下时,他们的潜能和热情就容易得到充分发挥。如果下属处于被动的状态下,那么他们就容易失去自主意识,领导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干,这样一来,他们的优势和潜能就不容易得到发挥。那么怎样才能让下属处于主动的状态下呢?最好的一个办法是让下属觉得是他在做决定,韩国前总统李明博就非常擅长此道。

有一次,李明博看到美术馆、公园等文化服务机构的上下班制度后,感觉很不合理。因为这些机构的上下班时间和其他企业的上下班时间是一样的,这样一来,上班族下班之后如果想去这些机构也没有机会。

虽然李明博觉得这种上下班制度不合理,但是他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与下属进行了三次“启发性”的谈话,使下属明白他的真实意思。三个月后,下属调整了开馆时间,以便市民在休假日更好地参观这些机构。然后,李明博对下属的决定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使下属感到了认可。

与李明博的做法相似,松下幸之助也善于把自己的想法变成下属的想法,让下属觉得是自己在做决策。在日常的经营中,当他有与下属不同的意见时,他不会立即说出自己的意见,而是多与下属交流,与下属探讨,委婉地暗示自己的想法。当他觉得下属的意见比较成熟时,他会对下属说:“你的想法真不错,好,就按你说的办吧!”

工作中,管理者需要与下属互动,需要下属积极献言献策,因为下属参与程度越深,积极性越高。在互动与交流中,管理者可以努力把自己的意见与下属的意见充分融合,让下属觉得是他自己在做决定。这样更有利于激发下属工作的积极性。

大多数下属都喜欢按自己的决定去行动,而不希望一味地听从别人的安排。因此,即便一项决策是管理者的意见,也要想办法让下属觉得是他在做决定,这对提高下属的执行力是非常有益的。

105聆听员工的心声

身为管理者,如果你想知道企业在公众眼中的形象如何,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去了解,比如,可以访问客户、股东、商业媒体和金融分析家,让他们发表对你企业的看法。但是,最不可忽视的人应该是本公司的员工,只有认真聆听他们的心声,你才能更好地了解公司的状况。

工业制造商伊顿公司十分重视聆听员工的真实心声。几年前,公司通过21种语言调查了55000名来自不同地区的员工,调查的内容包括公司的商业道德、价值观、员工敬业度、员工关系、管理层工作效率及战略愿景等。

伊顿的人力资源副总裁库克表示:“员工的反馈对企业的发展真的很有促进作用,可以帮助公司检查和改进业务运作方式。他们其实已构成了我们的商业战略、财务或继任计划的一部分。”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梅奥曾经表示:“凡是公司中有对工作发牢骚的员工,那家公司的老板一定要去聆听他们的心声,这比让员工把牢骚埋在肚子里更容易成功。”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次有价值的实验:

这个实验的周期为两年,在两年内,两组专家持续与员工交谈,只不过他们采用的方式不同。在谈话中,一组专家认真地倾听员工对公司的各种不满和意见,并详细地做记录;另一组专家找另一家公司的员工交谈,但是在交谈中,他们不断地反驳和训斥员工对公司的不满心态。

在两年时间里,他们与员工交谈的次数达到两万余人次。结果,他们发现前一家公司的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而后一家公司的生产效率越发低迷。经过研究,心理学家给出结论:前一家的员工在发泄之后,感到了心情舒畅,所以干劲高涨而后一家企业员工内心的不满无处发泄,感到情绪低落,越来越没有工作积极性。由此可见,聆听员工的心声对公司发展的意义有多重要。

管理者是否重视员工,公司的制度、薪资待遇、工作安排等是否令员工满意,这些只有通过聆听员工的心声才能了解到。如果管理者不懂得聆听员工的心声,甚至处处施压,不让员工表达心声,那么企业将会失去希望。

106不给予信任,千金难买员工心

信任,是人的一种精神需求,是管理者对人才的极大褒奖和安慰。来自管理者的信任,可以带给员工信心和力量,使人无所顾忌地发挥自己的才能。然而,有些管理者并不能做到充分信任员工,他们怀疑员工的能力,甚至有时候还会怀疑员工的人品,这往往会令员工大失所望或火冒三丈。

在企业中,如果管理者对员工不信任,企业的凝聚力就很难增强,经营效益也难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美国有一家企业,在1984年的营业额高达33亿美元,拥有4万多名员工,实力可见一斑。可是几年后,公司的凝聚力越来越差,人心涣散。原因就是公司的总裁对本家族以外的高层领导者不放心,也不信任。当外部竞争环境发生变化时,他不及时听取公司管理者的意见,而是把公司的大权交给了自己的儿子,使本该继承公司权力的经理人遭到冷落,导致许多有才华的经理人在关键时刻离职,公司业绩一败涂地,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对人才不信任,千金难买员工心。这对企业是非常可怕的,一旦员工感受不到信任,他们就会与公司离心离德。日本松下公司的一位总裁曾经说过:“用人的关键在于信赖,用他,就要信任他;不信任他,就不要用他。这样才能让下属全力以赴。”

比尔·盖茨就非常信任员工,他认为自己的员工都很聪明,应该让他们自行决策。如果员工不守法,他会单独处理这个员工,而不是处理所有的员工。在微软,管理者从不规定研究人员的研究期限,只对技术人员规定了期限。因为他们认为,真正的研究是无法限定期限的,但是开发必须有期限。这就是研究与开发的最根本区别。

巴特是微软的首席技术官,对于盖茨对员工的信任,他颇有感慨。52岁时,他在盖茨的亲自面试下进入微软,在一个相当宽松的工作环境中,独立地研究他感兴趣的问题。有时候,盖茨会问他一些很难解答的问题,比如大型存储量的服务器的整体架构应该是怎样的?对于这类问题,他一般无法马上做出回答,而要在整理一下材料和思路的基础上作答。在盖茨的信任下,巴特可以安心地从事自己喜欢的科学研究,最后他为微软研究出很多高价值的产品。

由此可见,信任员工,可以充分激发员工的创造性,为公司带来不菲的价值,这是金钱所换不来的激励效果。所以,管理者决不能让员工在一种被监视、被怀疑的状态下工作,这会让他们背上心理包袱,这对企业、对员工都是没有好处的。

作为管理者,应该信任员工的道德品质,信任员工的办事能力。如果做不到这两点,那就不要留用员工。如果想留用员工,就要用信任为他们松绑。否则,让员工背着不被信任的包袱工作是非常愚蠢的。

107与下属沟通时多说“我们”

一家分公司的经理接到客户的投诉后,向总公司的经理汇报情况。他说:“你的分公司产品质量出现了问题,引起了顾客投诉……”

总经理十分生气地打断他,严厉地质问:“你刚才说什么?你说‘我’的分公司?”

分公司经理没有听明白,他又将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是的,你的分公司……”

总经理怒吼道:“你说我的分公司,那你是谁?难道你不是公司的一员吗?”

分公司的经理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马上纠正道:“对不起,是我们分公司的产品质量出了问题……”

“我”与“我们”虽然仅一字之差,但在沟通中,所产生的效果相差甚远,这主要表现为给听者造成的感受不同。当你说“我们”时,听者心里会高兴,因为你把他拉入了你的团队,他觉得和你是一个队伍,好处是双方的;当你说“我”时,听者心里会不舒服,他会觉得话题与他无关,他感觉不到你的重视。

身为管理者,在与员工沟通时,应该常用“我们”开启谈话,而不是“我”。因为虽然公司是你的,但是你需要员工与你荣辱与共、同甘共苦,而不是将员工与你割裂开来,否则,员工觉得自己是公司的外人,他们就可能不负责地对待工作。

不要认为员工的问题只是员工的问题,也不要认为公司的事情只是自己的事情,而要把“团队”的概念装在脑子里,多用“我们”开启谈话,这样你所传递的信息才容易被他人认同和接受。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