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人物传记 >风华绝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才女们 > 第12章 未若柳絮因风起——名门才女谢道韫
第12章 未若柳絮因风起——名门才女谢道韫
作者:郁海彤   |  字数:4395  |  更新时间:2017-08-02 11:03:25  |  分类:

人物传记

谢道韫,生卒年不详,字令姜,又名韬元。东晋时女诗人,生于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谢氏家族,家世显赫。谢道韫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谢安颇为侄女谢道韫的婚事操心,魏晋时代,谢氏与王氏是两大望族,出于门当户对的考虑,谢安在王羲之的儿子当中物色侄女婿。最先看中的是王徽之,但谢安听说此人不拘小节,遂改变了初衷,将谢道韫许配给王凝之。399年,王凝之为孙恩所杀后,谢道韫一直寡居会稽。《晋书·列女传》中有她的传记。今存散文《论语赞》一篇和《泰山吟》(一作《登山》)《拟嵇中散咏松诗》二首。

王谢风流满晋书——清高聪敏的“咏絮才”

如果就出身而言,提到谢道韫,前面的卫铄和蔡琰都不及。谢道韫生于名门望族——东晋的谢氏家族,又嫁给了王氏家族。王谢家族的盛状,可以从古人的诗句中一窥踪迹。唐代诗人羊士谔在《忆江南旧游二首》中说:“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刘禹锡的《乌衣巷》更为有名:“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谢家的男儿名流辈出,而女孩子中,则以谢道韫最为出类拔萃。

谢道韫的父亲就是安西将军谢奕,通过《世说新语·简傲篇》记载来看,就知道他的权势以及和枭雄桓温非同一般的关系了。桓温是何许人也?“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这句名言就出自他的口。桓温权势遮天,无人能敌,但是对谢奕却十分欣赏。史书记载:“奕既上,犹推布衣交,在温坐,岸帻啸咏,无异常日。宣武每曰:‘我方外司马。’遂因酒,转无朝夕礼。桓舍入内,奕辄复随去。后至奕醉,温往主许避之。”

大意就是:桓温和谢奕饮酒,谢奕喝多了,大发酒疯。不顾上下尊卑的礼节,强行灌桓温喝酒,桓温受不了而躲进内室,谢奕也追了进去,桓温没办法只好进了南康公主(桓温妻子)的闺房,这才算避开他。可见谢奕是一个潇洒不羁的人。

谢道韫的叔叔名气就更大了,是“东山再起”的谢安。谢安不仅挫败了桓温的篡位,还是淝水之战的总指挥。淝水一战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还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苻坚大帝。

谢道韫的(堂)兄弟中,更有“封胡羯末”的四大才子。所谓“谢家宝树”,正是指谢家人才济济的青年才俊。“封”是指谢万的儿子谢韶的小名,官至车骑将军司马;“胡”是谢据的长子谢朗的小名,官至东阳太守;“羯”是指谢道韫的亲哥哥谢玄,淝水之战的主帅;末是谢川,有文采,只是早夭。

谢道韫的娘家人是名人,夫家人也不简单。谢道韫的公公是著名的书法家“书圣”王羲之,小叔子是书法家王献之,不仅书法写的好,还是容貌帅得惊动天子的才子。另一个小叔子是王徽之,也是潇洒出尘的人物,李白的诗“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说的就是他的故事。而谢道韫的丈夫王凝之虽然也家学渊源,草隶皆工,并非庸俗之人,但是和这些“人尖儿”比起来就逊色了不少。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中记载,谢道韫嫁给王凝之以后,并不把丈夫放在眼里。回娘家的时候,她总是闷闷不乐。她的叔叔谢安看到安慰她说:“王郎,逸少之子,人才亦不恶,汝何以恨乃尔?”意思是,王凝之是逸少(王羲之)之子,不是庸才,你为什么不开心?谢道韫答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意思是说,谢家一族中,叔父辈有谢安、谢据,兄弟中有谢韶、谢朗、谢玄、谢川,个个都很出色,没想到天地间还有王凝之这样的人!

王凝之其实并没有多差劲,若和这些王谢两门的名人比起来,的确是逊色了许多,但是和一些文人和武夫比起来,还是不错的人才。谢道韫对于王凝之有些挑剔,如果她知道像她这样的才女有朱淑真和贺双卿的婚姻命运,估计她就不会说这样的话了。

谢道韫从小好学,聪慧而有才辩。虽然是女孩子,但她的兴趣并不在女红。她有着非同一般的情致与眼光。一次,叔父谢安和子侄们讨论《诗经》,他问大家:“《毛诗》中何句最佳?”谢道韫的弟弟谢玄第一个站了起来,他回答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句诗出自《小雅·采薇》,富于温情,也充满感伤。谢道韫则答道:“诗经三百篇,莫若‘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这句诗出自《诗经·大雅·嵩高》,表达的是周朝老臣忧心国事的咏叹。相比之下,这句诗比谢玄的更深沉、更有境界。谢安大赞其“雅人深致”。

谢道韫志向高远,读起书来分外刻苦,而谢玄自幼身体不太好,因而得到了更多的宠爱,身上透着一股纨绔子弟的习气。他喜欢佩戴紫罗香囊,招摇过市。谢道韫讥讽谢玄学无长进,说:“是整天被琐细的事务缠身,分了心呢?还是天分有限呢?”谢玄听后非常惭愧,从此奋发努力,终成一代名将。

据《世说新语》记载,有一年寒食节,谢安在家中把儿女子侄们召集在一起,谈论文义。不一会儿,大雪骤降,谢安欣然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的侄子谢朗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不假思索地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一听,喜出望外。从此,这一联句盛为人所传诵,世称谢道韫为“咏絮才”。

这件事在当时就被传为美谈,“咏絮才”也成为了形容才女的词语。但是谢道韫如果只有这么一句,岂不是太遗憾了。《古诗源》收录了她的《登山》诗,亦称《泰山吟》,其诗如下: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我国古代名媛诗作多以阴柔见长,以宛转细腻见胜,而谢道韫的这首《泰山吟》却充满阳刚之气。女才子大笔挥洒,气度非凡,不让须眉。此外,据《隋书·艺文志》著录,谢道韫原有集二卷,后已失传。留存作品寥寥无几,仅存《登山》《拟嵇中散咏松》等诗,见于《艺文类聚》和《古诗纪》。《拟嵇中散咏松》如下:

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

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

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颻。

从这两首诗来看,谢道韫的作品没有丝毫的脂粉气。其诗显得沧桑沉郁、飘逸洒脱。

舌战须眉文士,妙语退乱贼穷寇

晋朝人崇尚清谈,很多人经常会找个话题就分成正反两方辩来辩去。由此,也出了不少清谈家,比如刘伶、阮籍、王衍、许询等。像左思那种写文章不在话下,但是坐谈立议却笨嘴笨舌,这在晋朝是难以立足的,而谢道韫在当时也是个非常出色的辩手。

《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中记载:“凝之弟献之尝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道韫遣婢白献之曰:‘欲为小郎解围。’乃施青绫步鄣自蔽,申献之前议,客不能屈。”这段话是说,有一次小叔子王献之和客人辩论,处于下风,眼看要理屈词穷了,谢道韫听到后不觉心痒难扰,就让婢女告诉王献之,她想替王献之辩下去。碍于男女之防,就弄个青绫的帐幕遮住谢道韫,然后接着王献之的话题继续来辩论。谢道韫伶牙俐齿,舌灿莲花,说得这些客人无法驳倒。

谢道韫与王凝之先后生下了四子一女。王凝之在谢安的保荐下,曾出任过江州刺史、左将军,后来又成为主管一郡军政大权的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生活还算如意。然而世事弄人,一个人的命运总是和国家的盛衰息息相关,谢道韫也难例外。

当时,东晋王朝的气数将尽,叛乱频起。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琅琊(今山东临沂)人孙恩发动叛乱,率领五斗米教的信众从海上登陆,进兵会稽,形势相当紧急。而王凝之面对叛军即将到来,却无动于衷,属下心急,忍不住提醒说:“孙恩的叛军即将到来,需要提前有所防备。”王凝之淡定一笑回答说:“我已请求过祖师爷,不久会有天兵天将相助,尔等不必担心。”

王凝之是个虔诚的五斗米教信徒,而孙恩恰恰是五斗米教的教主,面对教主锋利的刀剑,作为教徒的王凝之既不调兵,也不加强守卫,只在衙署大厅中添了一个天师神位,每天在神位前焚香诵经,殷勤礼拜。

看到王凝之这些荒唐的举动,谢道韫心急如焚,苦劝丈夫早做御敌准备,无奈王凝之鬼迷心窍,任凭你磨破嘴皮,他一概油盐不进。谢道韫无奈,只得学叔父谢安“但尽人事,各凭天命”,悄悄召集府上的家丁、丫环预备刀枪,加以训练,以备不时之需。

结果,孙恩很快率领叛军冲进会稽城,不仅杀了王凝之,还杀了他的儿子们。谢道韫悲痛之余却极为镇定,率领家丁和其他人欲突出重围。她展现了“虎门无犬女”的风采,她横刀在手,怀里抱着年仅几岁的外孙,亲自抽刀砍杀了数名贼兵。但终因气力有限,最后和婢仆都被抓了起来。

谢道韫被带到了孙恩面前,心狠手辣的孙恩看到她怀里的孩子,立刻下令杀掉。贼兵上前刚要动手,谢道韫毫无畏惧地厉声喝道:“事在王门,何关他族?你们如果要杀这个孩子,就先杀了我吧!”谢道韫大义凛然的神态、义正辞严的气势,竟把杀人不眨眼的孙恩震慑住了。他早就听说过谢道韫的才名,却想不到她是如此勇敢决绝,于是变色改容,以礼相待,不但没有加害她的小外孙,而且命属下善加保护,送谢道韫返回家乡。

谢道韫寡居在会稽时,那里文风鼎盛,读书、问学的氛围非常浓厚,那些莘莘学子时常登门向她请教。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她虽然寡居,但并不保守,她于堂上设一素色帘帷,端坐其中,与那些求教者侃侃而谈。当时的太守刘柳是个名士,酷爱读书。久闻谢道韫清谈之名,想去拜访她。为此“束脩整带造于别榻”。谢道韫则粉黛不施,素衣素袍,坐在帷帐之内。两个人交起锋来,谢道韫“先及家事,慷慨流涟,徐酬问旨,词理无滞”,谈及自己的身世,哀而不伤;回答刘柳的提问,义理通达。

刘柳见她如此年纪,又遭遇这样大的不幸,却气质高迈,丝毫不失内心的高贵,不由得十分敬佩。告辞出门后,他对身边的人感慨道:“实顷所未见,瞻察言气,使人心形俱服。”意思是,他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出色的人物,光是看她的语言气度,就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谢道韫对刘柳也有知音之感,她说:“自从亲人离世,孤独嫠(音同离)居,深感人情凉薄。刘太守嘘寒问暖,体恤物情,真不枉见面一场。”

《三字经》中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说她不仅出口成章,而且不同流俗,更难得的是她临危不惧,有侠士风范。在风流名士辈出的魏晋时代,她绝对称得上巾帼不让须眉。现代国学大师余嘉锡说她“以一女子而有林下风气,足见其为女中名士”,难怪《三字经》要告诫说,你们那些男子,应当警惕,好好努力啊!

《世说新语》中还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朱、张、顾、陆是江南的四大世家,张家的张彤云是张玄的妹妹,论家世自然不及谢家,论才情却差堪比拟,嫁到顾家。张玄也常常自夸自己的妹妹比得上谢道韫。有一个叫济尼的人,常常出入王、顾两家,有人问济尼,谢道韫与张彤云谁更好一些,济尼说道:“王夫人神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有闺房之秀。”很多人都觉得济尼的结论是二人各有所长,其实不然。

“神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中的“林下”指魏晋交接时期的“竹林七贤”,按照济尼之言,实际是说顾家妇(张彤云)不如王夫人(谢道韫)。称赞王夫人神情闲雅,大有竹林名士的风气,顾家妇不过是妇女中的优秀者而已。谢道韫的才情千古流传,至今为人所称道。遗憾的是,她流传下来的诗文很少,我们无法细品她的才情和志趣,只能在为数不多的资料中想象她的美貌和才华。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