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作者: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主编   |  字数:5385  |  更新时间:2015-08-06 16:04:26  |  分类:

儿童教育

萧何月下追韩信

名言

礼者,人道之极也。

——荀子

故事

萧何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一代名相。秦朝末年,他协助刘邦在沛县起兵,响应陈胜、吴广的反秦大起义。陈胜、吴广失败后,刘邦和项羽的部队协同作战,推翻了秦王朝。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拥兵四十万,号称百万。刘邦兵不过十万,号称二十万。

项羽为了限制刘邦的发展,封刘邦为汉王,把刘邦的部队打发到巴蜀汉中一带。萧何等人一面协助刘邦在南郑站住脚,一面积极谋求向关中、山东发展,与项羽争夺天下。

萧何等人意识到:刘邦要想打败项羽,得到天下,除了奋发图强,建设和巩固汉中根据地外,还必须招揽人才。

在汉中南郑这个偏僻闭塞的地方,许多将士渴望东归故土,逃亡的士卒很多。这时,治粟都尉韩信也逃跑了。治粟都尉不过是个掌管军粮的官,其地位还算不上将军。

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急忙亲自追赶。

韩信,淮阴(今江苏淮阴)人,曾在项羽的部下当过一个小军官,地位低下。他多次上书献策,但项羽从未采用他的计策。

韩信投靠刘邦后,有一次犯了法,按规矩应当斩首,正在俯身就刑的时候,他一抬头看见刘邦的部将滕公,韩信问滕公:“汉王不是想得天下吗?为什么要斩壮士?”滕公见他出言豪壮,便救了他,把他推荐给萧何。

萧何曾与韩信几次长谈,十分欣赏韩信的才干,他向刘邦推荐了韩信,但刘邦并没有重用韩信。韩信见仍得不到重用,决定离去。

萧何听说韩信不辞而别,来不及向刘邦打招呼,急忙连夜亲自骑马追去。

萧何月下追韩信

这时,有不明真相的人向刘邦报告说:“萧丞相跑了!”刘邦大发雷霆,好像失去左右手一样,不知如何是好。

过了一两天,萧何来见刘邦,刘邦质问萧何:“你是不是也想逃跑?”

萧何说:“我不敢跑,我是去追逃跑的人。”

刘邦问萧何:“你追谁?”

萧何回答说:“追韩信。”

刘邦生气地骂道:“这是假话!跑掉的将尉已经有几十个了,你都没去追,为什么你偏偏去追韩信?”

萧何说:“那些人都算不了什么,至于韩信,可是难得的栋梁之材呀!大王如果只想当个汉中王,没有韩信也就罢了,如果想得天下,没有韩信恐怕不行。”

刘邦说:“我当然想得天下,怎么能老闷在这里呢?”

萧何说:“大王如果能重用韩信,韩信自然留下,如果不重用他,他终究会离开的。”

刘邦说:“我听丞相的,拜他为将军。”

萧何说:“拜他为将军也留不住他。”

刘邦说:“那就拜他为大将。”

“很好!”萧何对刘邦说,“大王对部下一向不大礼貌,大王若决定拜韩信为大将,应选个吉日,作斋戒,设坛场,礼仪完备,这才像个样!”

于是,刘邦决定筑坛拜将。将军们听说刘邦要拜大将,都以为这福气会降到自己头上,谁也没想到,真到拜将时,新任大将军竟是韩信。

韩信拜将后没有辜负刘邦和丞相萧何的期望,向刘邦献计:先定三秦,再同项羽决战。韩信率兵征战多年,攻城略地,最后围困项羽于垓下,迫使项羽在乌江自刎,为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解读

刘邦之所以能够重得韩信,并使其为自己指挥大军,横扫天下,立下赫赫战功,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给予了韩信足够的重视和足够的“礼遇”,以“礼”待人。受到“礼遇”后的韩信自然感激不已,心甘情愿地为其效力。

刘邦尊老得良臣

名言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管仲

故事

刘邦,沛县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公元前209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起义军首领陈胜、吴广率领起义军攻占了陈(今河南淮阳)以后,建立了“张楚”政权,和秦朝公开对立。这时,沛县的县令也想响应来继续掌握沛县的政权,县令手下的主要官吏萧何和曹参劝县令将本县流亡在外的人召集回来,一来可以增加力量,二来也可以杜绝后患。县令觉得有理,便让刘邦的挚友樊哙把刘邦找回来,刘邦便带人往回赶。

县令却又后悔了,害怕刘邦回来不好控制,弄不好还会被刘邦所杀,等于是引狼入室。所以,他命令将城门关闭,还准备捉拿萧何和曹参。萧何和曹参闻讯赶忙逃到了城外,刘邦将信射进城中,鼓动城中的百姓起来杀掉出尔反尔的县令,大家一起保卫家乡。

百姓对平时就不太体恤他们的县令很不满,杀了县令后开城门迎进刘邦,又推举他为沛公,领导大家起事。刘邦便顺从民意,设祭坛,自称赤帝的儿子,领导民众举起了反秦大旗。这一年是公元前209年,刘邦已经有四十八岁了。

秦末农民战争中还有一支强大的力量,就是原来楚国贵族的后代项籍和叔父项梁,他们在吴中(今江苏吴市)起兵,兵力很快达到了近万人。项梁死后,项羽决定和刘邦一起西进关中。楚怀王与他们约定,先进入咸阳者为关中王。

汉高祖刘邦雕像

刘邦率领大军直捣秦国国都的门户——函谷关。他途经高阳(今河南杞县西边),要消灭驻扎在那里的秦军。

高阳有位很有韬略的名叫郦食其的老人,酒量大得惊人。他看到刘邦是个能成就大业的人物,就让在刘邦帐下当骑兵的一个乡亲引见,想见刘邦,愿为他效劳。刘邦答应了。

郦食其来到刘邦居住的驿舍,进到屋里,看见刘邦正坐在床边,让两个女子给他洗脚。这不是见贤者之礼,郦食其故意慢慢腾腾地走到刘邦面前,作揖而不拜。刘邦见来人是个六十多岁的儒生,坐在床边纹丝不动。

郦食其看到刘邦这样傲慢无礼,很生气,高声问道:“足下带兵到此,不知是帮助秦国攻打起事的诸侯呢?还是帮助各诸侯讨伐暴秦?”

刘邦听他说话这样随便,明知故问,也不下拜,举止故作斯文,于是大动肝火,吼道:“你真是一个不识时务的书呆子!天下人谁没有尝过暴秦的苦头?天下的豪杰都讨伐秦,我怎么会去助秦?”

郦食其不紧不慢地说:“足下如果真心讨伐暴秦,为什么见到年长的人这样无礼?您对待贤人这样傲慢,谁还为您献计献策呢?没有贤才相帮,仅凭个人的力量,是推不倒暴秦的。”

刘邦听了这番话,知道自己失礼了,急忙擦脚穿鞋,整好衣冠,向郦食其道歉,请他上座,并恭恭敬敬地说:“先生有何良策,请多多指教。”

郦食其见刘邦改变了态度,又虚心求教,便对他说:“足下的兵马还不到一万人,就打算长驱攻入秦国的国都,好比是驱赶着羊群扑向老虎,只能白白送命。依我看不如先去攻打陈留。陈留是个战略要地,城中积存的粮食很多,作为军粮足够用,而且交通四通八达。”

郦食其向刘邦献出了这条妙计。刘邦非常高兴,请郦食其先行到陈留,然后选派一员大将领一部分精兵赶到。郦食其来到陈留,见到县令,劝他投降,县令不肯。郦食其就在酒宴上灌醉了县令,然后偷出令箭,假传县令的命令,骗开城门,把刘邦的军队放进去,砍死了县令。

第二天,刘邦的大队人马进入陈留。由于郦食其事先早已为刘邦写好了安民告示,刘邦一进城,就受到百姓的欢迎。刘邦看到陈留果然贮有大量的粮食,十分佩服郦食其的神机妙算,于是,封他为广野君。

刘邦在陈留招兵买马,军队扩大了将近一倍,抢在项羽之前攻入了关中。

解读

尊老敬老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华“礼文明”的具体体现。刘邦失礼于郦食其,自然也不会获得对方的尊重和礼遇,更不用说为其所用了。等到获得了尊重和礼遇,郦食其才转变态度,并献计献策,给予了真诚的回报。

刘秀以礼对使者

名言

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诸葛亮

故事

汉光武帝刘秀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他从不自以为是,轻贱别人,而是尊重别人,平易近人。他的这种处事为人的态度,使得他的臣民非常爱戴他,即使是对他曾有成见的人,对他的这一品行也佩服有加。

光武帝刘秀画像

马援是刘秀手下的一员名将,可是原先他是隗嚣手下的人。隗嚣当时占据着河西走廊一带,与东方的刘秀、西南方的公孙述形成鼎足之势。

建武四年(公元28年),隗嚣派马援去洛阳给光武帝刘秀送信。光武帝刘秀在宣德殿里热情地接待了马援。刘秀知道马援经常到占据西南方的公孙述那里送信,所以在寒暄一阵之后,对马援说:“今天见到你,我非常高兴,只是我们这里非常简陋,礼貌不周,我这个人也才疏学浅,与公孙述相差甚远,我真是感到非常惭愧,请你原谅。”

马援一见刘秀,内心就有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现在又见刘秀如此谦逊有礼,十分激动,他说道:“当今之世,不但要皇帝选择贤臣,而且臣下也会选择贤君。我和公孙述是老乡,小时候非常要好。可是前些日子我到他那儿送信,他竟然事先布置好警卫才接见我。可是今天在你这里,虽然我们初次见面,彼此也不了解,您却对我毫无防备,待之以礼,真令我感动,您怎么就知道我不是刺客呢?”

刘秀忙说:“你哪能是刺客,你是一位使者,对使者理当以礼相待。”

马援不禁非常感慨,他想:当今天下大乱,称王称帝的人很多。依我看这刘将军胸怀宽广,度量之大,就好像当年的汉高祖刘邦一样。俗话说,大乱中必有真命之主出现,今天我可相信这话了。

马援日夜兼程,返回陇西,向隗嚣汇报了见刘秀的情景,他说:“我和光武帝会见了几十次,我们谈得非常投机。光武帝才智过人,勇略无敌,而且坦诚相见,谦逊有礼,心胸豁达,就像当年汉高祖一样。”

隗嚣听了马援的话,打消了心中的疑虑,便将儿子隗恂送到东都洛阳,表示效忠光武帝,马援也随后入朝,成了光武帝身边的一员名将。

解读

刘秀谦逊有礼,以礼待人的言语和行为使人感觉可亲、可信赖,这就成功地缩短了与他人的心理距离,为他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汉明帝登门求教

名言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晏子春秋

故事

刘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儿子,即汉明帝。

当刘庄还是东汉的太子时,光武帝为他选定一位叫桓荣的老师,为刘庄讲解经义,封他为太子少傅。当时贵为太子的刘庄十分讲究礼,恭恭敬敬地听从老师的教诲,虚心学习,刻苦攻读,几年之后成为当时出色的经学家。

汉明帝刘庄画像

刘庄并没有因为当了皇帝,成为一国之尊而骄横。相反,对老师更是必恭必敬。因老师桓荣年迈,便免去他上朝奏事的礼节,让桓荣在家休养,并经常带着大臣们去桓荣家听课。

在繁华的洛阳城内,常会出现这样的景象:宽敞的街道上,行人和车辆纷纷闪出一条路,然后有一辆高大、宽敞、华丽的彩色马车从中直驱而过,车后又跟着一支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向桓荣家驶去,老百姓们对圣驾都投以尊敬、钦佩的目光,并纷纷赞叹:自古以来,哪里有这样的皇帝,亲自驱车到老师家求学的?

为了不惊动桓荣,每当马车临近桓荣家的时候,明帝便下令停车,步行进入老师家的小巷。桓荣得知皇帝驾到,便赶紧整理好衣帽,到门外恭候,以行君臣之大礼,但汉明帝每次都是连连摆手说:“岂敢,岂敢,请老师免礼。”然后亲自搀扶老师进入府中,让老师上座,并叫大臣们在桓荣面前摆设案几,让文武百官站在桓荣面前,以表对老师的尊敬与关心,然后自己则像小学生一样捧着经书,全神贯注地听老师传授知识。

休息时,刘庄亲自捧着在皇宫特为老师做的点心,恭敬地送到老师面前,请桓荣食用。讲课结束后,刘庄便带着文武百官向老师行礼告辞。除此之外,刘庄经常为桓荣解决各种生活困难,为他提供一切方便。

永平五年,桓荣身患重病,刘庄多次去老师家看望,每次都是小步跑到老师的病床前,怀着沉痛的心情,诚恳地耐心地安慰老师,祝愿老师早日康泰,并叮嘱有关大臣经常到老师家帮助老师料理家事。不久,刘庄得知桓荣病故的噩耗,悲痛万分,不顾圣驾的尊严,不顾大臣的劝阻,脱下龙袍,穿上丧服,亲自到桓荣家为之吊孝送葬。同时把周朝名士伯夷叔齐墓葬首阳山的一块要地,赏给桓荣作墓地,并赞扬老师说:老师的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可以和古代贤人相媲美。

解读

在我国封建社会,身为一国之君,权力达到了顶峰,所有人都要仰其鼻息,在其“荫庇”下生存。汉明帝刘庄没有因当上了皇帝而骄横起来,而是依然像从前一样讲究礼,恭恭敬敬地听从老师的教诲,虚心学习,为后人树立了效仿的榜样。

魏照陪伴学艺

名言

事师之犹事父也。

——吕氏春秋·劝学

故事

东汉末年,有一位著名文人叫郭泰。他不仅博通古籍,学问精深,治学严谨,而且为人忠厚、正直、谦和。一时间,名震京师。许多读书的人,都想拜他做老师。

慕名而来的一般学生,平时只是来听听老师读经、讲经而已。有个叫魏照的少年,却把行李搬来,整天和郭泰老师吃住在一起。他不但用心听老师讲经书,还时时处处注意学习老师的言谈举止和为人治学的品质。

每天清晨,魏照早早起来,洒扫庭院,清理房舍,点火做饭,热心地为老师端水送餐,细心地照料老师的衣、食、住、行。老师对这个学生的言行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于是,问他道:“魏照啊,别人认我为老师,不过是让我为他们讲讲经书,学学知识,我一讲完课,他们就四散而去,各自回家了。只有你和他们不一样,每天还早早晚晚陪伴着我,这是为什么呢?”魏照非常诚恳地回答道:“找一位传授知识的老师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是要找一位能教育自己怎样立志、做人的老师却是很难的。我所以天天和你在一起,是要处处观察和效仿你的言谈举止,学习你待人接物所体现的品格。这就像一束洁白的蚕丝,挨着鲜红的染料,就会被渐渐染红一样。”一席话,使老师很受感动。

郭泰通过观察了解,觉得魏照确实是最有希望、最虚心好学的学生。平时,他便耐心地言传身教,把自己全部知识和立志、做人的信条,毫不保留地教给他。由于魏照本人的刻苦、勤奋、好学、上进,很快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有骨气、有志向的人。

解读

魏照拜师学艺不但用心听老师讲课,而且还负责起老师的起居生活,细心照料老师的衣、食、住、行,日夜陪伴在老师的身边,随时听候老师的吩咐,这种求知的态度、这种尊敬老师的行为让我们佩服。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